后半夜,榮嬪哭不出聲時,心底漸漸漫出對這個男人無邊際的恨。
她心中開始回憶她與念郎之間的種種,這些回憶片段,有一部分是和昭華有關(guān)的。
從前榮嬪小產(chǎn)后郁郁寡歡,又受了蘇柔則在言語上的百般羞辱,元慕見她終日惆悵對她漸漸也有所疏離,后來更是轉(zhuǎn)情于和榮嬪同在嬪位的莊嬪。榮嬪懨懨于世,自覺活著沒勁透了。
她無數(shù)次夢見自己枉死的孩兒,哭著睡去又哭著醒來。
她曾想過無數(shù)次法子想要自絕于世,哪怕嬪妃自戕是大罪她也全然不在乎。
那段最漫長的路,除了念郎救她出苦海外,也有昭華的功勞。
昭華十分同情她的遭遇,在得知她郁結(jié)難舒后時常陪伴她左右疏導(dǎo)她,替她解開心結(jié)。
許多次榮嬪自戕,都是被昭華救下的。
為此,她對昭華心存感激。
可這一切,都在遇見念郎后變了味。
初初和念郎行茍且之事時,有一日昭華漏夜來尋榮嬪說事,撞見了她宮中夜半留著侍衛(wèi)。
榮嬪解釋,說是方才在宮中聽見了動靜以為鬧了此刻,這才喚來昭純宮外宣德門當(dāng)值的侍衛(wèi)前來查看。
對于她的這番解釋,當(dāng)時昭華并沒有絲毫懷疑。
可榮嬪心虛,生怕事情敗露會牽連愛郎,又揣測昭華已經(jīng)猜出了幾分,只是秘而不宣偷偷握住自己的把柄。于是榮嬪漸漸疏遠昭華,對她有所忌憚。
她惶惶不可終日,總想著如何能讓昭華永遠閉嘴守住秘密,讓她能安安靜靜的和念郎兩廂永情好。
于是,當(dāng)昭華被打入死牢,蘇柔則煽動后妃聯(lián)名奏書元慕處死昭華時,榮嬪等不到蘇柔則來尋她就自己送上門去簽下了自己的名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