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友的效率很高,不到半個小時就來了十幾個釣友,有開車過來的,也有騎摩托車過來的,各自帶著自己的裝備。
得知蘇策就是下壩村村長,好幾個釣友都表現(xiàn)的很熱情,主動給蘇策遞煙。還有幾個沒趕過來的也都給任永友發(fā)了信息,直接開車去下壩村。
“任哥,你昨天體驗過了,有沒有什么好經(jīng)驗傳授一下?”
“就是,任老板昨天用的什么餌料?用的幾米的竿子?”
“不搭釣臺能不能釣?不能釣的話老任給我搞個釣臺,快點的?!?br/> “……”
釣友你一言我一語,蘇策在一旁笑而不語。
等任永友安撫好釣友,時間已經(jīng)接近十一點了。
“慌什么慌,別的地方中午不開口,下壩水庫不存在這樣的問題?!?br/> 任永友先是笑罵一聲,又對蘇策笑道:“小蘇,你帶他們走吧,你看看他們一個個著急的模樣。對了,別忘了通知你們村里準備點飯,吃飽飯才能有力氣跟大魚搏斗!”
說著,又重新轉向釣友,“友情提示一下,小蘇那里的飯很好吃,都是自家養(yǎng)的雞自家種的菜,好吃不貴。”
“我就喜歡任哥心細的樣子,跟他一起玩,什么心都不用操,只管釣魚就行了?!?br/> “老任生意最好是有道理的!”
在一眾釣魚人的夸贊中,蘇策帶著他們一同返回下壩村。
剛回到村子,就看到村口停著三輛車,四個男人蹲在陰涼處抽煙。
看到蘇策帶著一溜摩托汽車回來,毛爺不知道從哪里走出來。
蹲著抽煙的幾個人是來釣魚的,還說什么下壩村村長知道這事兒,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蘇策干的。毛爺不知道蘇策為什么要這么做,難道他想賺點是點?不考慮以后?
“毛爺?!?br/> 蘇策興奮的跟毛爺打招呼,看到毛爺臉色并不好看,這才疑惑問道:“毛爺,咋了?”
毛爺站在蘇策身邊,低聲把自己的擔心說了一遍。蘇策聽完之后坦然笑道:“我肯定不能干這事兒啊,毛爺你就放心吧,這是我的新想法,一天就能試出效果?!?br/> 看蘇策如此自信,毛爺就沒再多說什么,“那行,我去找人做飯,還按昨天那樣做?”
“嗯,我先帶他們上去?!?br/> 兩人說話的時候,釣友們也收拾好了自己的裝備,眼巴巴的看著蘇策。蹲在陰涼處抽煙的幾個男人看到這陣仗,直接丟掉香煙打開后備箱往外掏裝備。
“我已經(jīng)安排人做飯了,山里的走地雞,加上自家種的青菜,做好之后有人送上去。”蘇策大聲吆喝著,說完大手一揮,“走,上壩?!?br/> 一行人跟著蘇策上山,雖然時至中午太陽高懸,林間石板路非但沒有炎熱的感覺,反而給人一種清涼舒爽。
很快來到大壩上,看著高山懸湖,林野相伴的景象,不少人都發(fā)出了感慨。
“咱們這里條件有限,沒有船去不了里面,大家伙兒在壩邊各自找調位搭釣臺就行了,一定要注意安全?!?br/> 蘇策叮囑的同時,有些急性子的釣魚人已經(jīng)走到水邊了。
等他們全部搭好釣臺,蘇策這才稍稍松了一口氣,再看時間已經(jīng)快十二點了。
四個小時,能不能行就看這四個小時了!
村子里,毛爺挑選出四戶人家做飯,有昨天的兩個,還有新加入的兩個。毛爺跟問詢過杜月娥,卻被杜月娥以走不開的理由婉拒了。
至于剩下的最后一家,家里只剩下一個男人,顯然不適合干這份活。
“叔,要不我挑著擔子送飯吧?!?br/> 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卻像個孩子似得殷切看著毛爺。
毛爺臉上閃過一絲不忍,不自覺地看向男人的右腳,男人似乎感覺到了毛爺?shù)哪抗?,下意識往后一縮。
過了幾秒種后,男人再次把右腳伸出來,“叔,我能行的?!?br/> 毛爺猶豫了好一會兒,最終還是點頭,“等會我跟你一起上去?!?br/> 中年男人開心笑著,轉身回家準備挑擔,走路的時候右腳有些顛簸,整個身體都跟著一歪一歪的。
“我們自己就能送上去,為啥讓狗子送?還得給他二十塊錢?”
玲嬸兒微微有些不滿,眼睛不看毛爺。
“小策想的賺錢法子,人家自己都沒跟你們搶,狗子家里就剩他一個人,身體還不好打不了工,咱們多少得給他一點照顧不是?”
“他是不打工,但他吃著低保呢,不是……”
玲嬸兒說道一半,被毛爺犀利的眼神瞪了回去,“你要是不同意,以后就別做飯了,一頓飯賺一百多,分出來二十都不愿意,自己想法子去吧?!?br/> 說著,毛爺作勢要走。
“別,我分,我分不就行了嘛?!?br/> 玲嬸兒瞬間服軟。
很快,四戶人家做好了飯菜,被毛爺稱作狗子的男人挨家上門取,穩(wěn)穩(wěn)擺放在挑擔里,然后起身朝著后山走去。
人左右擺動,挑擔更是前后跳動。
毛爺跟在狗子身后三五步的距離,不催促,也不勸阻。
跟昨天的情況基本一樣,僅僅不到二十分鐘,每個釣魚人都進入到連續(xù)上魚的節(jié)奏,到處都是魚線與空氣摩擦發(fā)出的尖銳聲,還有釣友們驚呼嬉笑的聲音。
看到狗子叔挑著擔子出現(xiàn),趕緊迎上去幫他卸下挑擔,同時看向狗子叔身后的毛爺。毛爺給蘇策使了一個眼神,又是輕輕搖頭。
蘇策沒敢多說什么,轉身朝著釣魚人喊道:“吃飯咯。”
五個人一份飯菜,依舊是辣椒炒雞塊,配上兩個時令蔬菜和米飯,每個人收費四十。
吃飯的蘇策輕輕皺眉,昨天還不覺得,因為是兩只雞加上蔬菜收費三百。但今天這么算的話,一只雞加上蔬菜就要收費兩百,好像有點貴了。
在蘇策的潛意識里,青菜是不值錢的東西。
釣魚人雖然沒有人提出意見,但蘇策還是有了想法。
下午四點鐘,沒等蘇策給縣里的魚販子打電話,對方先把電話打過來了,問蘇策能不能過來拉魚。
今天因為時間限制,漁獲不像昨天那么瘋狂,但每個人都釣了幾十斤,二十個人加在一起,蘇策還是很有自信的。
告訴魚販子可以過來,掛斷電話蘇策臉色隨之變得凝重起來,因為接下來的工作必須讓毛爺親自出面。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任憑蘇策絞盡腦汁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能咬牙選用最笨的辦法,用人力將釣上來的魚背下去。
下壩村的青壯勞力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只剩下一些年紀稍大的婦女。但這些婦女基本上都從事了大半輩子農活,力氣還是有的。
農忙的時候,經(jīng)常能看到她們一個人扛起百十斤的糧食袋,還能保持正常行走??紤]到上下山的問題,蘇策打算讓每個人一次背五十斤下去。
這樣算的話,下壩村現(xiàn)在能用的人加在一起一次能運三百多斤下去,來回最多三四趟就差不多了。
這是個體力活,而是還是重體力活,背的重量不大,但山路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