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道長的大恩大德,我們這無以為報,還請道長多住幾天,我們好好的招待一下道長,報答道長的恩情。”
帶路的村民咧著嘴,滿心歡喜的看著張清源,抱拳不斷的感謝。
村民的這話正好中了張清源心中的想法,他的感應是歸于此處。
他雖然是扮做了迷路的采藥人,但是終究沒有借口可以留在此地,然后查探指引他前來的感應的源頭。
如今村民的這番話,卻是讓他合情合理的可以留下來。
張清源閉眼假裝思索,考慮了一下子說道。
“那就感謝居士盛情邀請了,貧道在山里風餐露宿這么多天,也確實沒怎么休息好?!?br/> “哪里!道長能留下住幾天那是我們的榮幸,我們還得好好的感謝道長才是。”
聽著張清源客氣的話,村民就更加高興了。
兩人接著客套了一番,張清源給村里的人看完病時間也不早了,村民就邀請張清源到自己家里去住宿。
張清源在聊天的時候也探出了村民的名字,以及村民所說的這個馬蹄盆地的一些事情。
村民所在的這個村子叫肖村,村里人姓肖,村民自己叫肖光大,今年三十二,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有一個女兒。
妻子是盆地里劉家村的人,叫劉梅,比他小一歲,女兒如今也有七八歲。
馬蹄盆地有四個小村子,姓王、劉、朱、肖,四個村子大概有個一兩百戶,人數(shù)有一千多。
人氣還是比較旺盛,只是近些年來村里與外面連接上了,也移出去了一些村民。
臨近傍晚,張清源坐在肖光大家里吃著晚飯,想著這里的人病情那么嚴重,出去應該會好很多。
張清源就不由的向肖光大問道“居士你們就沒想過出去生活嗎?外面現(xiàn)在已經(jīng)穩(wěn)定下來,社會也發(fā)展的很好?!?br/> “居住在這里,你們的生活只有衣食住這三個解決了,行你們沒考慮,但是孩子的教育,老人看病怎么辦?”
“老人生病可能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想著不愿意治病,這是生活所迫導致的,但是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大的事情。”
“因為那關乎到后面幾代人的事情,說的殘酷一點,老人一旦去了,負擔就消失了?!?br/> “但孩子不能教育出來,拖累的還是他后面的幾代人,你們這里的貧困可能一直都解決不了?!?br/> “而且一旦孩子教育的事情解決了,他們成長起來,老人治病養(yǎng)老的事情也會跟著解決?!?br/> 聽著張清源這話,肖光大舉杯喝了一口自家釀造的米酒,愁容滿面的說道。
“道長說的事我們都知道,但是出去哪有那么容易,早在祖上就知道我們居住在這,消息不能與外面斷絕?!?br/> “所以我們世世代代都有人出去打探過消息,只是這幾百年來外面的生活也很困難,我們居住在這還不用交糧食稅,生活過的比外面還好一些?!?br/> “所以一直對外面保持著一個若有若無的聯(lián)系,平時都是出去購買一些生活上的用品?!?br/> “這近百年來,外面戰(zhàn)亂頻繁我們不敢出去,到了最近外面生活好了,但是現(xiàn)在的我們沒那個能力在外面生活下去?!?br/> “畢竟我們世世代代除了種田,其他的都不會,外面能種田的人大有人在,我們又沒什么文化,出去肯定要吃虧,所以就沒有這個想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