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中午,老王約三胖去吃火鍋,兩人如約到了北門的火鍋店。
三胖:喝點嗎?
老王:大中午的,喝酒不好吧?再者說,昨晚上喝多了,算了吧。
三胖:嗯,行吧,那我自己來點啤的。服務員,來瓶純生,冰的。
老王:......要不~~~
三胖:別為難,都是哥們,難受就別喝了。
老王:難受是難受,要不我再透透。服務員,兩瓶。
三胖一臉鄙視地看著老王:哎,老王,你知道什么叫給臉不要臉,自己地上撿嗎?
老王:滾!
三胖嘿嘿賤笑:上次說《歷代經(jīng)濟變革得失》,你也不給我說完,我回去自己看了看。
老王喝了一口冰鎮(zhèn)啤酒:嗯,看完了嗎?
三胖夾了幾筷子煮熟的羊肉放進自己碗里,邊吃邊說:差不多,你講的都沒看,就看了看唐朝以后的事兒。說大唐盛世真是不夸張啊,當時的人口城鎮(zhèn)率達到20%了,南宋更牛逼,到22%了。
老王放下筷子,若有所思:對啊,這就意味著,全國百分之二十的人不用靠種地過活,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經(jīng)很富裕了。當時的唐朝相當于現(xiàn)在的美國地位,經(jīng)濟世界第一,所以你看到的,現(xiàn)在幾乎所有國家都有“唐人街”。
說完準備夾肉,發(fā)現(xiàn)鍋里空空,于是抄起旁邊盤子里的羊肉放進鍋里。
三胖吃著第二次放在自己盤子里的肉邊,繼續(xù)邊吃邊說:后來的王安石變法也徹底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中國好像就從哪時候從一個開放而自信的國家開始變成閉關鎖國的吧?
老王攪了攪鍋里的肉:也不能這么說,宋朝的時候雖然老百姓不富裕,但大家都窮也就感覺不出窮了。而且宋朝達到了文化的鼎峰,唐宋八大家,唐詩宋詞,包括四大發(fā)明的三項都是宋朝成熟的。我感覺這跟開過皇帝趙匡胤有關系,趙匡胤的政策就是:不崇文也不尚武,就是一門心思發(fā)展經(jīng)濟。不管文臣還是武將都忙著搞錢貪污,只要大宋江山穩(wěn)固,其他的都可以放開。之后的宋神宗和王安石搞變法,兩人的行動力超強,而且膽子大,敢干!吳曉波對王安石評價很高,之所以后面沒有人再搞變法,可能就是因為大家覺得:王安石這樣的人物搞改革都失敗了,咱就消停兒點吧。
三胖第三次把肉撈干凈放進自己碗里說:是啊,王安石的文采能入唐宋八大家,學識水平古今少有。連他都做不成的事兒,別人確實沒自信了。你吃啊~別老說話,來來來,喝一口。
說完跟老王碰杯,老王看著空空的鍋底,繼續(xù)把生肉放進鍋里。
老王:后來的大明朝是有機會翻身的,鄭和下西洋就是個很好的機會,結果還是沒把握在,封鎖了海域,切斷了和國外的聯(lián)系,錯過了大航海時代,就錯過了一個和世界共同進步的機會啊。
三胖從說到聽,從來沒有間斷過往嘴里放肉。此時又把鍋里的肉撈個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