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慕,能不能談一下《我們都是好孩子》的創(chuàng)作動機?”
今天的音樂鑒賞課,負責教學的許老師居然播放了《我們都是好孩子》這首歌。
播放比完之后,還點名讓張慕談創(chuàng)作動機。
我的動機就是獲得名氣,做一個萬人矚目的大明星……張慕思索一下,“編”出了個理由:
“自從前一段經(jīng)歷了被封殺之后,我一直挺懷念小時候的,那會兒大家都很單純,沒那么多爾虞我詐……”
這種套話對張慕來說完全不成問題。
他接著說道:
“就好像這幾天我在咱們學校論壇里看到的那個和空姐同居的熱帖,里面那種純純的感情,就是我非常憧憬和向往的。”
嗯,已經(jīng)在論壇連載好幾天了,帖子也有了很高的熱度。
但張慕依然放不過任何宣傳這本書的機會。
多一個讀者,就能讓論壇多一點活躍度嘛。
帖子已經(jīng)被馬曉婕加精置頂,并且還進行了紅色標注,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讀者點進來。
除此之外,馬曉婕還帶著團委的學生,在別的論壇社區(qū)打廣告。
用把張慕的帖子原原本本發(fā)到別的論壇,等回頭熱度高的時候,直接留下青木社區(qū)的網(wǎng)址跑路。
這樣無形中就能引來一大批流量。
當年張慕在論壇上追書,每到上架章節(jié),就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已經(jīng)麻木了都。
“哇,張慕你也在看那個帖子???”
“那帖子寫的真棒,不知道這是哪位師兄寫的,文筆真棒?!?br/> “對啊,詼諧幽默,還有一些人生哲理,我覺得最少也得三十五歲了?!?br/> “……”
很快,班里的同學就開始討論那個帖子了。
他們沒經(jīng)歷過這種小說的洗禮,到現(xiàn)在還在為帖子的真實性爭論不休。
并對寫帖子的那位“而立之年”充滿了好奇心,不僅私下里打聽,甚至還有人直接跑去問馬曉婕。
然而最終失望而歸。
…………
“張慕,你以前是不是跟人同居過?”
食堂二樓,馬曉婕坐在餐桌前,嚴肅的盯著張慕看。
今天論壇的日活突破了十萬大關,馬曉婕為了表示對張慕的感謝,特意在餐廳二樓請他吃飯。
當然了,對外宣稱是對張慕答應專訪的感謝。
上次團委的專訪,其實就是走個形式。
主要作用是將院長郵箱公布了出來,以后大家有什么意見和建議,都能直接給院長發(fā)郵件。
可以實名,也可以匿名。
這本來就是學校要公布的事兒。
只不過在馬曉婕的運作下,成了張慕敢做敢說、為同學們爭取建言權的優(yōu)秀事跡。
張慕夾了塊糖醋排骨放在自己碗中:
“我剛成年,哪有機會跟人同居啊,倒是想來著……”
馬曉婕瞥了他一眼,沒在這個話題上糾纏太多:
“你們男的,是不是都喜歡yy空姐???所以你描述了那么完美一個空姐……”
張慕搖了搖頭:
“別的我不知道,就這本書來說,大家喜歡的不是叫冉靜的空姐,而是那個湊巧是空姐的冉靜?!?br/> 馬曉婕喝了口湯,繼續(xù)問道:
“都說藝術來源于生活,那這本書里面的冉靜,現(xiàn)實中有沒有原型?”
張慕無奈的笑了。
他原本想從小說創(chuàng)作什么方面對馬曉婕瞎扯一通呢,但想了想不合適,而且這是吃飯時間,又不是學術討論。
所以他故作遺憾的嘆了口氣:
“保密!”
一頓飯吃完,張慕?jīng)]記住糖醋排骨的味道,也沒品嘗出豬蹄燜黃豆的香味兒,甚至連清蒸鱸魚的鮮美也忘了個干凈。
因為從頭到尾,馬曉婕都在鍥而不舍的打聽,冉靜的原型究竟是誰。
這會兒兩人已經(jīng)結賬走人,來到了食堂的大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