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謙一行人先在上水村住了下來,經(jīng)過在宗祠的商議,墨謙終于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無非是因為天大旱,連月不雨,造成的用水不足,兩個村子為了用水的問題起了沖突,而鄭鵬的加入使得這件事情變得更為復(fù)雜。
但是歸根結(jié)底,終究還是回到“缺水”二字上。
想要解決兩個村子的問題,第一個方法就是節(jié)流,通過各種的辦法把水節(jié)省出來,并且還要照顧到農(nóng)田的灌溉上,只要度過了這兩個月干旱期就成。
但
是這個方法在此之前就已經(jīng)被兩個村子的人實踐過了,行不通。
而墨謙也沒有什么超前的節(jié)水技術(shù),前世以色列的滴灌技術(shù)倒是很厲害,但是他根本搬不過來,個方法被否決掉了。
所以只剩下一個辦法-----開源。
距離上水村直線距離十里處就有一條大河,水源充沛,只要能夠引這條大河的支流流經(jīng)上水村,不但兩個村子的用水得到解,而且還能夠澤備方圓百里的村落。
但是,所謂的直線距離,也就是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瞬移也好,穿山也罷,只要能到達(dá)就是了。
不過事實是上水村和那條大河之間隔著兩座大山,從上水村到那條大河走小路,兩個時辰是最短的了。
而且翻山越嶺,人要從河的下游背水回去,實在是難上加難。
上水村的人每天派青壯年去背水,背回來也遠(yuǎn)遠(yuǎn)不夠用的。
在前世,是有解決的辦法的,比如直接將山鑿穿,再架橋把水引過來,或者是用管道輸水,但是很遺憾,墨謙并不知道什么挖掘機(jī)炒菜技術(shù),更不知道怎么去把山鑿空。
所以即便是知道水就在眼前,也還是束手無策。
依照他們的估計,再這樣下去,用不了十天,莊稼就全都死光了。
換言之,墨謙必須要在十天之內(nèi)解決兩個村子的用水問題。
墨謙只能先安慰他們,把用水偏向人的生活用水,并承諾一定會解決他們的問題。
兩個村子的人這才離去,但是內(nèi)心其實還是有些惴惴不安。
轉(zhuǎn)眼間,檐下半昏黃,天邊正斜陽。
天色漸漸暗下來,暑氣也漸漸消散,寧遠(yuǎn)縣的夜晚尚且冷清而寂寥,更何況是農(nóng)家,本該是一個不錯的夜晚。
但是望著空蕩蕩的水缸,即便是最調(diào)皮的孩子也生不起嬉戲的沖動。
墨謙坐在村長為他安排的房間里,夜將墨色潑滿了窗,月光盈盈懸掛天邊。
起身走到村外,想了很久,心中仍是毫無頭緒。
墨謙搖搖頭,與其這樣苦想,倒不如先去練功釋放一下心中苦悶之意。
墨謙徑直來到村外的一處小樹林,這里距離上水村大概有兩里地左右,靜靜地樹林在月光的照耀下倒也不顯得幽暗陰森。
這半個月里面,因為《璇璣心法》和白道人的教導(dǎo),墨謙的功力一日千里,堪堪達(dá)到了武徒中期。
畢竟有著五品武帥這個絕頂高手在這里,在低階段的修煉還是不用擔(dān)心的。
但是墨謙在救人時搜羅的功法,白道人只讓他修煉了其中兩本,而且還是一臉嫌棄的樣子。
其中一本便是云星門的黃級武技追星劍法,墨謙拔出劍,月華在劍身上流轉(zhuǎn),把這把劍映照得鋒利無比。
默默屏住氣,運起內(nèi)力,將內(nèi)力注入劍身中,手腕一轉(zhuǎn),一個漂亮的劍花拂過樹葉之間,幾片樹葉猶如失去了生命,垂垂而落。
墨謙的眼中忽然爆出精光。
夜晚中,那幾片樹葉在墨謙的眸子里無限放大,劍鋒一彈,那幾片葉子猶如離弦的箭矢“錚”一聲,緊緊頂在樹干上。
“這幾天的勤加練習(xí),進(jìn)步還不錯?!?br/> 墨謙微微一笑,真正開始舞起劍來。
追星劍法,顧名思義,便是以速度為先的功法,每一個招式都力求一擊而中。
沉如老槐,動若奔雷。
但是最大的弊端就是消耗內(nèi)力極大,墨謙往往剛使出幾次這劍法,就累得精疲力盡。
而等到實力提升到了武師之后,這套劍法的威力又顯得有些不夠用了。
不明白白前輩為什么要選這么一套劍法給自己,明明在那數(shù)十套功法里面有許多更好的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