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后聽出了皇帝兒子的怨氣,弦外之音就是:他老子那時候窮,現(xiàn)在有錢了,當然不一樣,當皇帝的為什么就不能用一點國庫的錢?
但李太后也知道,兒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大,有他自己的想法了。
再也不是不聽話就罰他跪吼他幾句罵他幾句那么簡單。
李太后平復(fù)一下自己的情緒,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鈞兒,眼下國庫充盈是不假,但錢多了是不是用錢的地方也多了?”
萬歷皇帝沒作聲。
“比如:拱衛(wèi)京師的長城是不是要修?這件事張先生早就提過,戚繼光要在長城上修建暗堡,一里路一堡,這樣,士兵守衛(wèi)長城就可以相互策應(yīng)?!?br/> “這件事孩兒知道?!?br/> “知道就好,可你知道薊鎮(zhèn)東起山海關(guān)西至大水谷,全長一千余里就得需要修建一千多座暗堡,花費共計兩百多萬兩銀子嗎?”
萬歷皇帝又不吱聲了。
“還有漕運,潘季馴擔(dān)任漕運總督,為從根本上治絕水患,提議修建或加固黃淮兩河沿岸的護堤、石壩、堤壩,這項浩大的工程,你知道需要多少銀兩嗎?”
“孩兒知道,初步預(yù)計需要五百萬兩銀子?!?br/> “你又知道,好,那不說別的,就那兩項工程,需耗銀八百萬兩左右,娘親問你,國庫存銀還能剩多少?”
“可是娘,防寇治水,歷朝歷代都是大事,為何前朝不做,非得等到我朝來做?”
“因為前朝皇帝窮??!鈞兒剛才也說了,你是太平天子,手上不缺錢,可這些錢不是讓你拿去揮霍的呀,而是應(yīng)該用來鞏固國防,為老百姓做好事。”
朱翊镠又被嗆得說不出話來。
李太后苦口婆心:“鈞兒,你要記?。喝√煜轮斢糜谔煜?,才是萬民擁戴的好皇帝?!?br/> “娘,孩兒記住了。”
“你要牢記于心,雖然你父親在世時國家很窮,可他是皇帝,如果想要奢侈,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嗎?你父親或許不是一個好皇帝,但他崇尚簡樸之風(fēng)素來被朝中大臣所稱道?!?br/> 萬歷皇帝點了點頭,以商量的口氣道:“娘,供用庫真的沒錢了,要十萬兩行不行?”
“不行,一兩都不行?!崩钐髴B(tài)度堅決,“這件事到此為止,休得再提,你也不許再背著娘親為難內(nèi)閣和戶部。”
萬歷皇帝不敢繼續(xù)叨叨了。
這個時候,張鯨在旁可是一句話都不敢?guī)鸵r。
李太后的威力不容小覷。
本來萬歷皇帝就處于劣勢一方,加上要調(diào)太倉銀又不占理兒,自然不是李太后對手。
沉默了會兒。
李太后接著說道:“娘過來,還有一件事想問你,張閣老要致仕回鄉(xiāng),鈞兒你怎么看?”
“內(nèi)閣本來就只有三個人,張先生病了,張閣老再致仕回鄉(xiāng),那不成申先生一個人了?”
萬歷皇帝雖然沒有明確表態(tài),但話里的意思很明顯:不能放張四維走。
他又補充道:“況且,這時候若答應(yīng)張閣老致仕,那朝中大臣不還以為是咱逼迫他致仕的?”
李太后道:“可如果張閣老執(zhí)意請辭呢?”
萬歷皇帝思緒飛馳,想著申時行接任臨時代理首輔,第一件事就沒有為他辦好,還跑去告狀了,這位老師恐怕也像張先生一樣。
一念及此,他回道:“孩兒是皇帝,說不能放就不能放。”
李太后淡淡地道:“如果心不在朝廷,執(zhí)意要請辭的話,那留下來有什么意義?”
“娘的意思是?”
“內(nèi)閣需要增加幾位閣臣。如果張閣老執(zhí)意請辭,那就放他榮歸故里吧,也不見得是壞事?!?br/> “哦,”萬歷皇帝點了點頭,他沒有親政,政事本就做不得主,只好輕輕地問道,“增加閣臣一事,不知娘心中可否有合適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