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歐陽家的管事又來了一趟,把先前預(yù)訂下的菜都送去了濟(jì)水城。水幽寒和小紅收拾了一下,打算再養(yǎng)一茬,留著年后開春前再賣。估計(jì)那時候價(jià)格要稍微降一些,可也是筆不小的收入。
世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水幽寒這邊賣菜,來來往往的車輛,村里的人自然也聽到些消息。就有人尋到門上向海伯打探,都被海伯三言兩語打發(fā)了。水幽寒知道后,就找了海伯來商量。
“海伯,可是有人到你這問咱們這種菜的事?都是些什么人,海伯可有什么想法?”水幽寒和海伯先聊了幾句家常,隨即開門見山地問道。
“是有幾個鄉(xiāng)親來問,是看著您這賣菜的進(jìn)項(xiàng)好,有些眼熱。不過奶奶您不用放在心上,別的地方我不敢說,可是這村中的人,我敢擔(dān)保不會生事。”
“那自然好。不過,我和村里的人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住著,雖然平素來往不多,但我知道這里民風(fēng)淳樸。上次王家奶奶的事,也多虧鄉(xiāng)親們報(bào)信。我一直想著有機(jī)會能報(bào)答一二。海伯是這里土生土長的,自然也希望鄉(xiāng)親們的日子好過些。我打算把這培植蘑菇的法子傳給鄉(xiāng)親們,也讓他們一年多些進(jìn)項(xiàng)。海伯,你看怎么樣?”
海伯先是一愣,半晌才說:“奶奶果然是善心的人。只是,奶奶可想好了?這個營生頗賺錢,奶奶可真舍得傳了給別人?”
“有什么舍不得。海伯難道覺得我是那貪財(cái)?shù)娜??村里都是王姓一族的人,海伯就選幾家忠厚老實(shí)、勤勞肯干的人家出來,到咱們的暖房看看,再讓小紅教他們?nèi)绾卧耘?。至于他們以后做不做這個營生,則讓他們自己拿主意。我看著春生家就不錯,海伯可以將他們叫來。還有那個彭娘子,一個人也很孤苦,也請了她來吧?!?br/>
海伯答應(yīng)了,下去安排不說。
次日吃過早飯,海伯果然早早地領(lǐng)了五六個人來拜見水幽寒。春生家的果然在,還有兩個有利落的媳婦子,幾個一看就是好莊稼把式的漢子,可不見彭娘子。
海伯將這些人一個個引見給水幽寒。廝見過后,水幽寒就把要將蘑菇培植的法子教給他們的話又說了一遍,眾人都很感激。最后水幽寒說:“我這個丫頭會把這蘑菇和豌豆苗該怎么培植,要注意些什么都教給你們,不會藏私。你們或有疑問,也盡管問。只是師傅領(lǐng)進(jìn)門,修行在個人。大家最后做的好壞,可就全在自家的努力,我們不敢居功。至于這營生教給了大家,大家做或者不做,也都得自家拿主意。這世上沒有穩(wěn)賺不賠的生意,莊稼每年還有豐收歉收是不是。鄉(xiāng)親們都是明白人,我今天就把話都說明了?,F(xiàn)在就讓小紅領(lǐng)著大家去暖房,邊看邊說?!?br/>
眾人連連稱是,跟著小紅去了暖房。水幽寒就在前廳喝茶,過了半日,這幾個人來告辭。水幽寒看人人都面帶喜色,也就放下心來。
原來這些人還都帶了禮物來,有送雞蛋的,有送活雞活鴨的,也有送了自家紡的土布的。水幽寒本不打算收。
“這一年來,我們主仆在這住著,多虧了鄉(xiāng)鄰們的照應(yīng),我心里都記著。今天這事,不過是我的一點(diǎn)點(diǎn)回報(bào)。哪能收大家的禮。”
一位看上去足有五六十歲的老人走上前來,給水幽寒施禮,又說道:“奶奶心腸好,肯把這個賺錢的本事教給俺們,俺們一村子的人都念奶奶的好。鄉(xiāng)下地方,也沒有什么好物件,這些是自個家產(chǎn)的,給奶奶過年添個菜,奶奶您千萬別嫌棄?!?br/>
春生媳婦也在旁邊幫腔:“奶奶您太客氣了。說什么照應(yīng),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誰家有事咱們都不會看笑話。這些東西奶奶您就收下吧。三叔公說的,就是俺們這些人的心里話。您要不收,可就是嫌俺們的禮太薄了。”
他們是秉承著純樸的無功不受祿的想法吧,也好,收下了這些禮,想來他們能夠心安些。想到這,水幽寒就笑著把這些東西一一收下了。然后讓小紅把早就準(zhǔn)備好的四樣小點(diǎn)心,有薩琪瑪、雞蛋糕、芝麻花生糖、mi餞,每家給包了一大包,又每家送了一串錢,說是給家里孩子們的壓歲錢。大家自然又是一番推讓,才都高高興興拿了東西回家去了。
水幽寒叫小紅把春生媳婦叫住,自己有話要問她。
春生媳婦跟著小紅回轉(zhuǎn)過來,又和水幽寒廝見過。水幽寒請她坐下,讓小紅端上來茶點(diǎn),才開口說道:“怎么今天沒見彭娘子來,我特地囑咐海伯,要叫她一起來的。”
“奶奶您還不知道?彭娘子又回了彭家了。如今已經(jīng)不在咱們村里住了。”
“噢,是那彭秀才后悔了,終于把彭娘子接回家去了嗎?”不太可能吧,他不是另外娶了妻嗎?
“唉,說起來真是作孽。哪里是彭秀才后悔。他娶了新人,早就忘記了舊人。別說舊人了,就是他自己的骨肉,他都忘到腦后了。他的二妮兒跟著彭娘子過活,他不聞不問。可他家大妮兒是留在家里的,今年才六歲。自打彭娘子被趕出家門,秀才給她娶了后娘,這大妮兒就一頓飽飯都沒吃過。打罵更是常有的,孩子瘦的就剩一把骨頭了。她受不過,偷偷跑到自個親娘那里。彭娘子就給她些吃的,一次兩次,讓她后娘看見了,又是一頓打罵。這孩子身上、臉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我們這些鄰居看不過去,出聲勸幾句,也被那婆娘罵回來。說是她調(diào)教自家的閨女,關(guān)我們什么事。叫我們不要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奶奶,您是沒瞧見,這城里嬌養(yǎng)的姑娘怎么比俺們鄉(xiāng)下的還潑辣?唉呦,那罵俺們的話,俺們都學(xué)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