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兩件事情在我的腦海里打下了深深地烙印。盡管已經(jīng)過去了好多年,可回想起來仿佛發(fā)生在昨天一樣清晰可見。故事像盞燈,照耀著我的人生成長路;故事像航標(biāo),讓我在行進中不迷失方向。
1976年我14歲,上初中一年級。那個年代咱國家的國民生活還不夠富足,特別是偏僻的農(nóng)村,一年當(dāng)中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能夠吃上白面饃饃。那年夏天的一天,我和大我三歲的姐姐中午放學(xué)一同蹦蹦跳跳回到家,看到爸媽正在院子的一角烙煎餅。媽媽烙,爸爸燒鏊子,案板上的饃筐里已經(jīng)盛滿烙好了的煎餅,可媽媽的手頭邊還有好大一塊和好的面。望著那些煎餅,饞得我直流口水,真想上前去抓兩個卷著大蔥狼吞虎咽一番,然而,爸媽不開口,我不敢貿(mào)然。爸媽終于把煎餅烙完了,爸爸雙手端著饃筐走進堂屋,媽媽找來一大塊白布,把烙好的煎餅全部包了起來,然后,媽媽又從柜子里拿出一條新被子和姐姐的一件花布衫,一同交給爸爸,爸爸拎著就往外走。要知道,那件花布衫可是姐姐的最心愛之物,平時總也舍不得穿。姐姐已經(jīng)是十七歲的大姑娘了,身材勻稱,面色紅潤,當(dāng)初媽媽一針一線給她縫制好后讓她試穿,姐姐穿上它儼然一株亭亭玉立的紅高粱。姐姐讓我看合不合體,我說真漂亮,好看得簡直像個新娘子。姐姐臉蛋雖然羞得紅紅的,可她心里卻是美滋滋的。如今,看到爸爸的舉動,姐姐終于忍不住了,上前一把拉住衣衫的一角,小手攥得緊緊的,帶著哭腔子問道:“爸,您拿我的衣裳干嗎?”爸說:“唐山鬧地震了,造成了很多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有很多孩子成了孤兒,咱要把這些煎餅和衣物捐獻給災(zāi)區(qū)人民,幫他們渡過難關(guān)?!边@時,媽媽也在一旁幫腔:“梅子,松開手,你爸是黨員,黨員應(yīng)該做群眾的帶頭人”。姐姐的小名叫梅子,聽了媽媽的話,姐姐的小手終于依依不舍地松開了,盡管眼淚在她的眼眶里打轉(zhuǎn)轉(zhuǎn)。
姐姐雖然只比我大三歲,可她在父母的熏陶下進步很快,19歲高中畢業(yè)就實現(xiàn)自己所追求的理想,成了一名人民教師,20歲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我外婆有兩個女兒,媽媽是她的大女兒,外公去世的早,只剩她孤寡一人。1979年9月的一天傍晚,我和姐姐一起放學(xué)回到家里,爸爸說我外婆生病了,讓俺姐弟倆結(jié)伴到8里開外的外婆家去看望她老人家。那個年代我們家還沒有自行車,只有靠兩條腿步行。當(dāng)晚看望了外婆后,由于夜色太深,只好住下第二天起早往家趕。因為要上早課,我和姐姐在天麻麻亮?xí)r便回到了村路口。這時,迎面走過來一個中年人,手里牽著一頭牛,那頭牛擰繩掉尾極不情愿跟著走,引得俺姐弟倆不自覺地多瞅了幾眼。這一瞅不打緊,直瞅得那牽牛人慌里慌張。見此景,姐姐小聲對我說:“小琪,這個人該不是偷牛的吧!”姐姐的話提醒了我,仔細打量那頭牛,我認(rèn)了出來,是生產(chǎn)隊的,根蘭爺趕著牠犁地我還坐過牠拉的拖車呢!我把實情說給姐后問她:“姐,咋辦呀?”姐姐真乃巾幗英雄,遇事機智沉著,對那牽牛人厲聲喝道:“偷牛賊,哪里去!”,然后又對著村莊高聲叫喊:“快來人呀!有人偷生產(chǎn)隊的牛啦!”姐姐的喊聲驚動了給五保戶挑水的民兵營長富榮叔,富榮叔扔下水桶,拿著扁擔(dān)向喊聲跑來。那偷牛人做賊心虛,見勢不妙,拋下韁繩,灰溜溜地想溜掉。姐姐急中生智,猛然喊道:“站住,你這個偷牛賊,我見過你,你跑不掉了。”在急急忙忙趕來的富榮叔協(xié)助下,那偷牛賊乖乖地束手就擒。事后,我對姐姐說:“姐,你真勇敢,難道你就不怕那壞人對你行兇?”姐姐笑著回答我:“自古邪不壓正,再說啦,姐姐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共產(chǎn)黨員一身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