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新式耕犁
安撫好村民之后,王祁一行人又回到了趙大虎家里。
在趙大虎家里,王祁對趙大虎說道:“趙叔,問您個事,咱村里的人平時除了種地還做些什么?大家都有什么難處嗎?”
對于自己封地的一些情況,王祁尚不清楚,此時借著這個機會,正要像趙大虎請教一二。
趙大虎沉思了一會兒,想了想然后說道:“農(nóng)閑的時候,家里有勞動力的都會出門去做一些短工;
婦女小孩什么的就在家里養(yǎng)一些雞鴨什么的,然后拿去市場上賣,也好補貼些家用。
難處嘛,也有,其實咱這兒相對別的地方已經(jīng)好了很多了,咱們涇陽縣地處秦川腹地,田地都是上好的。
這天子腳下,也不會像其他地方那樣有那么多亂七八糟的事,就是有時候牛有些不大夠用,會耽誤了農(nóng)事。”
趙大虎剛剛說完,王祁就陷入沉思。
這趙家村和別的地方也差不多,都是以種地務農(nóng)為主,基本沒有其余經(jīng)濟來源。
至于耕牛嘛,這耕牛在大唐那可是戰(zhàn)略資源,不止是大王村,哪個地方都缺,基本上都是縣里統(tǒng)一分配的。
所以說這耕牛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弄到手的。
雖然說以王祁的能耐,弄一批耕牛過來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不說別的,就說他自己家,就能拿出個幾千頭牛出來,可這畢竟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既然耕牛一時之間無法解決,那么就只能從工具上面入手了。
他沉吟了半晌,看向旁邊的趙大虎,問道:“趙叔,現(xiàn)在一頭牛一天可以耕多少地?”
趙大虎撓了撓頭,想了想說道:“侯爺,一頭牛一天最多可以耕兩畝地,要是再多耕,怕把牛給累壞了,那可得不償失了?!?br/>
一天才兩畝地,這速度也太慢了吧,王祁皺了皺眉頭。
“趙叔,你這兒有耕犁嗎?帶我我去看看吧!”
“有的呢,侯爺,我這就拿來給您瞧瞧。”
不一會兒,趙大虎就扛著一個耕犁走了過來。
看著眼前的耕犁,他發(fā)現(xiàn)這犁的結構有些奇怪,犁轅竟然是直的,而且長度竟然達到了九尺左右。
這么長的犁轅,一點兒也不符合力學原理,轉(zhuǎn)身估計都很困難吧。
王祁記得小時候他在農(nóng)村爺爺家的時候也見過耕犁,和這個區(qū)別很大,很像不是直的,是曲轅犁。
王祁還記得曾經(jīng)在一本書上看到過,唐代以前都是使用的直轅犁,回轉(zhuǎn)困難,耕地費力。
通常需要兩頭牛牽引,兩個人操作,非常不方便。
兩人操作兩頭牛牽引那肯定是極大的浪費,費牛不說,還廢人費時
而曲轅犁就不一樣了,它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
其優(yōu)點是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便于深耕,且輕巧柔便,利于回旋,并且一人一牛就可以操作。
并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zhuǎn)動的犁盤,這樣一來就可以調(diào)節(jié)耕犁的深淺。
曲轅犁的結構也并不復雜,唐代末年著名文學家陸龜蒙《耒耜經(jīng)》記載,曲轅犁由十一個部件組成。
即犁鏵、犁壁、犁底、壓镵、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