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一直把姜蓉送出學(xué)園,路上,姜蓉好奇地詢問他:“大叔,這里是幼兒園嗎?”
下樓的時候,她看到許多小朋友,和小白差不多年紀(jì)的,儼然是一所幼兒園,但是幼兒園怎么會在晚上營業(yè)呢,這些小孩子不回家嗎?
老李回答道:“這里叫小紅馬學(xué)園,也叫深夜學(xué)園,只在晚上營業(yè)?!?br/> “只在晚上營業(yè)??”
姜蓉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學(xué)園。
老李笑呵呵地說:“對,只在晚上營業(yè),你看對面的西長安街,那么多人在工作,他們的小孩子誰照顧?”
姜蓉:“所以他們就把小孩子托管在這里?”
老李點頭道:“沒錯。”
“這能盈利嗎?”
“貼錢經(jīng)營的?!?br/> 姜蓉抬頭打量院子外的西長安街,車水馬龍,真是個好地段,占地面積這么大,價值起碼上億,用來開一所深夜學(xué)園,太浪費了,做什么不好,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收租金,也能日進斗金。
“那還做?”
老李略有深意地看了看她:“但很有意義,不是嗎?”
姜蓉愣了幾秒,快步跟上老李,繼續(xù)問:“張嘆怎么會住在這里?這里除了托管小孩子,還托管大人嗎?”
老李呵呵笑道:“當(dāng)然不托管,我們這可不是旅館,剛才的小白才是我們的服務(wù)對象?!?br/> “那張嘆是?”
身為編劇,習(xí)慣于編故事和講故事,就這么一會兒的功夫,她已經(jīng)給張嘆編了好幾個凄涼的身世,其中一個特別像真的。
張嘆肯定是孤兒,從小在小紅馬學(xué)園長大,長大后沒有離開,住在了這里,一邊工作一邊資助小紅馬學(xué)園,要不然這里就倒閉了。
因為孤兒的身世,所以張嘆才會神戳戳的,拒人于千里之外。
越想越覺得可能,小白也被她安排了身世,成了張嘆的妹妹,或者大膽點,私生女?
老李的話毫不留情地?fù)羲榱怂幕孟搿?br/> “張嘆是學(xué)園的老板。”
老板?姜蓉驚詫不已,饒是她愛幻想,立志成為未來華語第一編劇,但也沒想到張嘆會是這里的老板,平時看不出他是有錢人啊。
“他不是這里長大的嗎?”
老李奇怪地說道:“是這里長大的,這座學(xué)園是他家的家產(chǎn)?!?br/> 原來是富二代,姜蓉心想,正好,她也是富二代,好搭配呢。
她覺得自己對張嘆更為了解了,而隨著了解的越多,她也越欽佩他,這么一座黃金地段的大院子,不用來做商業(yè)盈利,卻用來照顧一群沒人照顧的小孩子,這是怎樣的胸懷!
這樣的男人特別有責(zé)任感,讓人心安。難怪剛才過來時,差點靠在張嘆身上睡著了。
她想入非非時,人已經(jīng)跟著老李走到了學(xué)園門口,老李說:“謝謝你把張嘆送回來,路上小心點,早點回家吧?!?br/> 姜蓉回頭打量小紅馬學(xué)園,院子里黑黝黝的,大樓里卻燈火輝煌,一樓的窗口趴了一排小腦袋,嘰嘰喳喳地打量她,議論她。
小奶音隨著晚風(fēng)飄過來,她聽到只言片語,都是些什么“是張老板的老婆”、“是女胖友~”、“老婆~”、“藍(lán)胖友~”……
童言無忌、童言無忌,她心說,抬頭看向三樓,那里是張嘆的臥室,漆黑一片。
“剛才那個小白是張嘆的妹妹嗎?”姜蓉問。
張嘆的身世猜錯了,小白應(yīng)該不會猜錯吧,不然張嘆干嘛在筆記本上畫小白。
“小白是學(xué)院的小朋友,喜歡和張嘆玩?!?br/> 老李的話再一次擊碎了她的幻想。
她覺得張嘆身上好多謎,謎一樣的男人。
這一晚張嘆睡的很香,早晨5點醒來,是渴醒的,喉嚨沙啞,有些疼。
他剛要找水喝,就看到床邊放了一個藍(lán)色的兒童吸管杯,里面有水。
這杯子小白有一只,小米有一只,想到昨晚小白來過,不用猜也知道,是小白放這兒的。
真是個暖心的小朋友,張嘆拿起吸管杯,沒用吸管,而是擰開蓋子,一口氣把里面的水喝光。
嘟嘟嘟~~
蟋蟀的叫聲在床底下傳來,張嘆已經(jīng)放棄了尋找它們,它們太會隱藏了,根本找不到。
他起床來到衛(wèi)生間,刷牙洗臉,順便把小白的吸管杯也洗了,到冰箱里拿了三瓶小熊飲料,往里灌滿,再把吸管杯擱冰箱里,晚上回來小白就有冰鎮(zhèn)的小熊飲料喝了。
他來到院子里慢跑,太陽還沒有升起,但光芒已經(jīng)照亮了半邊天,天邊有片玫瑰紅。
喧鬧的浦江城,此刻十分安靜,大路上不見車水馬龍,路邊還亮著路燈呢。
張嘆來到公司時,整個9樓只有他一個人。
開窗,燒水,澆花,時間還早,沉思工作。
《倒霉熊》基本結(jié)束了,后續(xù)的工作沒他什么事,下一步做什么?他得想想。
來到這個世界將近兩個月,他先是參與了《天虞山下》,接著改編《燃燈者》,再接著主編《倒霉熊》,都是動漫。
做動漫非他本意,他更想做的是真人影視,他最擅長的也是這個。
浦江電影制片廠,最核心的業(yè)務(wù)是動漫,這一塊絕對國內(nèi)頂尖,但是真人影視就差了好多,一年的營業(yè)額不及動漫的十分之一。
去年推出了兩部真人電影,分別投資1億和5000萬,前者撲街,虧到姥姥家了,后者微微盈利,賺了個口碑。
電視劇方面,倒是推出過多部,但是大部分不溫不火,收視率最高的恐怕是播到第三季的《金科長》。
《金科長》是一部網(wǎng)劇,每年一季,已經(jīng)播出了兩季,今年按計劃將推出第三季,這部劇有些火,但這不是傳統(tǒng)的電視劇,而是情景劇,每集15分鐘左右,每一集之間沒有劇情的銜接,靠段子和笑料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