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之后,元嘉就開始了今天的直播,妹妹和貓也溜到他房間里來當嘉賓,看他和粉絲們聊天。
粉絲們倒是很喜歡可愛的元卉和小肥貓,感覺這對組合在一起的時候,不用說話就感覺超級治愈了。
周五晚上的直播比平時都要熱鬧一些,在平臺給的推薦下,元嘉的粉絲關(guān)注量也已經(jīng)突破十萬了。
在線觀看的人數(shù)日常有八千到一萬人左右,平臺人氣顯示就有好幾十萬了。
隨著【梔子的馬甲】送出一發(fā)超級火箭,在全站的廣播下,最高人氣一度飆升到了百萬。
總有些人把精神科醫(yī)生和心理咨詢師的工作搞混,元嘉也收到過不少關(guān)于嚴重精神疾病上的咨詢,這實屬無法通過言語能幫助到的啊。
在直播間解答心理問題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聊天談心的模式,這種模式對于粉絲們來說,也更容易接受,而且總能收獲到一些東西的。
“元老師你好,我懷疑自己屬于討好型的人格,總是害怕別人不喜歡我,特別在意別人的目光,也很擔心身邊的朋友離開,現(xiàn)在感覺越來越自卑了,覺得自己好沒用,有時候別人無理的要求我都無法拒絕,明明很不愿意的,但就是很怕別人討厭我……”
【梔子大佬又換馬甲了?】
【我也是這樣,討好型人格】
【我每天給四個兒子帶早餐,哪天不帶我自己先心慌了】
【這也太卑微了吧】
這個問題是比較典型的,在現(xiàn)代社會的人際交往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討好’的意味在里面,但有些人能把握好‘度’,有些人則完全沒辦法拒絕別人的要求。
比如打車時,不好意思不搭理司機,司機不管聊什么,都盡力配合著去聊。
比如工作中從不發(fā)脾氣,中午幫同事帶個飯,他沒給錢也不好意思跟他要,下午又幫他做個ppt,晚上還加班幫經(jīng)理改個文案。
比如微信聊天時,沒有秒回就覺得愧疚,每次發(fā)言都仔細斟酌自己的話,又刪又改,哪怕很合理的請求,也得配上個表情緩解不安,‘xx,我因為(省略一百字)急用錢,你方不方便把上次借你的錢還我啊【笑哭】【笑哭】’
類似的事情有很多,只不過每個人的討好程度不一樣而已。
這種行為其實是一種內(nèi)耗,會讓自己活得非常累,內(nèi)心里像是有兩個聲音,一個聲音告訴你一定要好好表現(xiàn),做大家期待的那樣,另一個聲音告訴你,我好累、好難過、好委屈。
看到直播間里不少人都表示自己也有這個問題,元嘉便詳細地給大家分析一下。
“其實出現(xiàn)這種狀況最根本的原因是自我的價值感低,于是對于安全感、被愛、別人的認同有著超乎尋常的渴望?!?br/> “也許大家童年時期的生長環(huán)境充斥著‘不安全感’,比如有一個一言不合就開罵的父親,或者有一個一生氣就把你丟下不管的母親,又或者在學校里因為爭吵或者意見不合被同學孤立過?!?br/> “于是在后面的成長中,便對‘和別人發(fā)生沖突’這件事情變得異常敏感,同時竭盡所能地避免這件事情發(fā)生,也從來不會主動提自己的需求,怕給別人帶來麻煩和不滿。”
“只要維持著這種‘和諧’‘溫馨’的相處氛圍,討好者才感覺到安全,但同樣的,這會大量消耗內(nèi)心的能量,使你感到疲憊。”
【哭了,像是在說我的童年】
【唉】
【那該怎么辦啊】
元嘉將正在玩攝像頭的小肥貓抱走,繼續(xù)道:“改變是需要時間的,正常社交里的討好咱們不談,今天主要講得是非正常的討好?!?br/> “第一步你需要做的,便是立即停止你的非正常討好行為,該拒絕的拒絕,該生氣的生氣,當然這一開始你肯定做不到,那么我教你一個辦法,就是把反饋周期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