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就在這條偏僻的綠竹街靠里的位置,也就是靠近市區(qū)方向的一座破舊狹小的客棧住下了。這里也是一座二層的木樓。樓上隔出了六間房用來出租。樓下住著老兩口,和一個小伙計。老兩口就靠著房租來度日。
然而,這里的生意并不好,除了劉永之外,只有三個房間租了出去,其中一個還是暫住的。
這座木樓已經老舊,踏著樓梯會發(fā)出吱吱嘎嘎的聲音,給人一種要坍塌的錯覺。劉永抱著熟睡的英英上樓的時候是跑上去的,他真的有點擔心樓梯會突然折斷,這可不是好玩兒的。
一臉苦大仇深的小伙計把他領到了最好的一間房,靠街道的。里面兩張床,足有十幾個平米。打掃的還算是干凈,只是一些簡陋的家具顏色灰暗,老態(tài)龍鐘,給人感覺死氣沉沉的。
劉永很滿意了,先交了半年的房租,六百文錢。小伙計一雙小眼睛上下不停的打量劉永對他說,要是在這里吃飯,飯錢是另算的。劉永又給他二百文,算是伙食費了。
其實這已經是很便宜了,要是放到后世的現(xiàn)代,在一座地級市里,以這樣的價錢是住不了店的。
劉永把英英慢慢的放到床上,英英卻醒了。孩子有些恐慌,凝著小臉兒緊緊的抓著劉永的手。劉永對英英溫柔的一笑,意思是告訴她不要害怕,有叔父在呢。這個笑果然起了作用。英英凝著的小臉送松弛下來,但是仍舊沒有孩子般的笑容。
六歲的孩子,正是天真爛漫,愛笑愛玩兒的年紀。而英英卻要承受著離別和失落之苦。此時劉永是唯一能給她安慰的人了。
英英坐起來,忽閃著大眼睛掃視著房間。稚聲嫩語的問劉永這是什么地方。
“以后,這里就是我們的家了。你喜歡嗎?”劉永的語氣十分的柔和。
英英沒有回答,臉上依舊寫著不高興三個字。她又掃視房間,眼睛里似乎沒有一件東西是她滿意的。然后低下頭擺弄著小手指。
劉永知道英英因為沒有找到姨娘而傷心,就拉起英英的小手,道:“走,叔父領你去逛逛這眉州城,給你買好吃的去?!?br/> 英英卻不走,抬頭看著劉永,問:“叔父,那我們就不找姨娘了嗎?”
“找,怎么不找呢?只是姨娘搬家了,我們得慢慢兒的打聽著是不是?”和英英待久了,劉永也學會了哄騙小孩子了。不然那又能怎么樣呢?難道和她說不找了?她會接著難過的。其實,在劉永心里壓根兒就沒有再尋找英英姨娘的念頭。趁著手里還剩一貫多錢,先做些小買賣,能維持自己和英英的生活,再慢慢的尋找商業(yè)機會。
一聽劉永這樣說,英英立刻就露出了笑臉,可是她還問劉永去哪里找。劉永又不厭其煩的和英英解釋,目的就是讓她不要著急,總會找到的。
這樣,英英就勉強答應和劉永去逛街了。
眉州城最繁華的一條街叫做:梅花街。原來,眉州城的北面坐靠著一座低矮的山脈,名叫梅花山,此街便取名于此。
梅花街位于州城的中心位置,雖然不是最寬的街道,卻是最長的。路兩邊樓宇接踵摩肩,高矮成行,都是一水的商業(yè)店鋪。這里除了有高檔的酒樓、青樓、茶樓,也不乏那些低檔飯館兒、小吃攤兒和茶坊、酒肆。各種販賣油鹽醬醋的雜貨鋪也參差期間,形成了一個立體的消費模式。于是,這眉州城里的無論是有錢還是沒錢的,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自己的所需。
由于這里就是眉州城的商業(yè)街,每日人滿為患,路邊便成了攤販設攤兒黃金之地。州府縣衙的管理者給攤販們在街道兩邊劃了區(qū)域,即不占道又不阻擋身后的商鋪。日后劉永知道這里擺攤兒的規(guī)矩時,不禁感嘆幾百年前的宋朝對待小商小販就有如此人性化的管理。
人性化是有了,可小商小販對于一個整潔的城市來說還是有礙觀瞻的。當時的州府縣衙之所以這樣做,尊崇的原則還是以市民的生計為主,也算是以人為本了。
劉永給英英買了一串冰糖葫蘆,牽著她漫步在熙攘的人群里。這里給了劉永一種到了古城旅游的錯覺感。如果把這些行人都換成現(xiàn)代人的服裝,那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懷古的旅游勝地。這種錯覺感只能說明劉永依舊懷念后世的那個充滿了科技的時代。
梅花街的確很長,而且還是一條帶著弧度的街道,期間也分出了幾個路口,通往州城的其他地方。
劉永和英英不急不忙的逛到了街道的終點,對面是一個丁字路口。到了這里,人也就變得稀少了。街對面的一排排房屋大多是住家,只有兩家雜貨鋪和一家簡陋的茶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