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泰山胡家乃是世家大族,胡母班是漢末士族名流,八廚之一,正兒八經(jīng)是朝廷重臣。
胡大人投靠董卓后被委以重用,還掛上了執(zhí)金吾的虛銜,但這位胡大人還真沒上過戰(zhàn)場,更沒有見過陣前斗將武將單挑。
換言之,胡大人乃是第一次看到敵眾我寡,黑壓壓五六千白波賊眾。
胡大人在雒陽做官多年,頂多見過十常侍殺何進時的混亂,以及董卓的西涼人馬進京的場面。
其實漢末雒陽禁軍以北兵為主,但經(jīng)歷黃巾之亂,皇甫嵩和朱儁歷次平叛,基本都是眾寡懸殊之下,以少勝多,幾十萬黃巾是被剿滅了不假。
雒陽禁軍十多年積攢的家底卻也消耗折損的七七八八,因中央禁軍已不堪用,靈帝才會建西園八校尉。
但是西園八校尉每部編制,其實只有七百人,整個西園兵加起來也就五千六百眾,并且因為大將軍何進誅上軍校尉蹇碩,導(dǎo)致中央禁軍和西園兵第一次內(nèi)訌火并。
結(jié)果就是以上軍校尉蹇碩為首的西園兵基本煙消云散,而何進執(zhí)掌的禁軍實力也大大削弱。
于是才有何進分派王匡、鮑信、張揚、淳于瓊等人回鄉(xiāng)募兵補充實力。
然并卵,緩不濟急,大將軍派人新募的兵還沒回來,自己先被十常侍騙進宮砍死,而奉招而來的外藩丁原并州兵,董卓涼州兵們捷足先登,占據(jù)了雒陽中樞。
董卓幸運的笑到了最后,丁原自己當時是執(zhí)金吾,但執(zhí)金吾是榮譽虛銜,并州刺史的差事又已交卸,當董卓成為相國之后,并州諸將改換門庭才能打破向上的天花板。
丁原能給呂布的,不過是所謂的親厚,類似呂布夜闖丁原帳內(nèi),丁原一句“吾兒何故在此”,就說明了丁原和呂布之間其實并沒有那么親密。
連丁原自己的主簙兼義子在跟什么人來往,在干點啥都不知道,你不死誰死?!
所以短命鬼丁原死得其所,死的一點不冤,所以董卓收買人心的水平是三國超一流的,不在袁紹、曹操之下。
所謂金珠寶帶哪怕寶馬赤兔,都比不上董卓那一拜,當呂布帶著丁原首級投效的時候,董卓喜不自勝是連滾帶爬的撲到呂布跟前,跪謝呂布,“吾有奉先,天下無憂也!”
董卓所帶的西涼精銳,統(tǒng)共就三千步騎,所以當涼州兵盔甲鮮明軍旗獵獵的進入雒陽城門的時候,胡母班也就見過所謂強軍,西涼兵那三千眾的步騎規(guī)模。
何況西涼兵當時是武裝行軍進入雒陽,不是兩軍陣前廝殺沖進來的,所以胡母班今日猛一見五六千白波軍賊眾蜂擁而至窮兇極惡的樣子。
胡大人當時心慌腿軟一點不奇怪,好在葉林所部河內(nèi)漢軍布陣嚴密,鼓聲沉穩(wěn),陣腳不亂,這才讓胡母班沒有提前一頭撞死在囚車跟前。
堂堂執(zhí)金吾,絕不能成為白波賊寇的俘虜,更不能讓白波賊寇拿自己做文章,胡大人當時是抱了必死之心的,做袁紹、王匡這些討董諸侯的階下囚,胡母班有這個覺悟。
無非是站隊各為其主,在胡母班看來,雒陽是皇帝是朝廷,天然占據(jù)大義名分,關(guān)東諸侯打著討董旗號的義師,其實是叛賊!
為了大義名分赴湯蹈火,死在關(guān)東諸侯手里,胡大人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