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夜退了朝,本打算先回三危山看看師傅和師弟,奈何一堆人又跑過來圍著他恭賀榮升。
昨日里恭喜他做了安北將軍,這話還沒有涼就又改口要恭賀他榮升為太子少傅。這一個個官員無不是比常夜要大好幾輪的,說著恭喜的話都是感慨良多啊,羨慕之情溢于言表,嫉妒之心難于抑制。
除了恭賀,另外就是游學團的選拔。這去東晉的游學團就要當與公費留學一般,去一趟就等于是鍍金,誰不想讓自家的子弟去鍍鍍金呢?
連魏之煥都過來和常夜套起了近乎,他自然是想讓自己的兒子魏松也一起隨太子游學。至于其他人,那更是不必提。
常夜是頭痛不已,心想真是沒事給自己找事啊。
“選拔游學團的事還有由太子殿下來定吧。”常夜笑道。
眾人不禁又紛紛看向了太子李源。
“哎!”太子笑道,“常少傅可是本宮的老師,哪里能由本宮獨斷?!?br/>
“行行行,”常夜不耐煩道,“諸公先回啊,游學團的名單待在下和太子商議后明日公布?!?br/>
其實也沒什么好商議的,常夜只在乎能帶上驚世之音就行了,其他的帶不帶都無所謂,畢竟也拿不出手。正因為如此,他也不想得罪人,沒必要。所以和太子一合計,魏之煥的兒子魏松等五人也都進了游學團。
這游學團定為音律五人,詩詞五人,一共十人,常夜也順便把趙器也帶上了,把他放進了音律組。實際上,趙器的音律也是一塌糊涂,若不濫竽充數(shù)估計也會掛科。
不過,常夜無所謂,他本來只是打算帶驚世之音去金陵玩玩音樂的,順便帶趙器見識見識市面,幫他鍍鍍金,也算是感謝他潼關(guān)一役的幫助。
太子一副更是無所謂的樣子,顯得風吹不動,依然的城府極深的樣子。
實際上,常夜不太喜歡城府極深的人,因為看不出他在想什么,總是感覺自己會被陰。但是,太子李源一直以來就是這樣的人。
而對于常夜榮升太子少傅的事,慕磊自是替常夜高興不已,但是又不免有些擔憂。
“你本不欲在兩位皇子之間選邊,這下好了,皇上替你選了?!蹦嚼谛Φ?。
“李漠也在含元殿,他應(yīng)該看得清清楚楚,這可不是我選的,是皇上安排的,我可是事先不知道呢!”常夜叫屈道。
“李漠哪里會管這些,文武百官更是不會管。你是太子少傅,太子的老師,東宮的人?!蹦嚼诘馈?br/>
…………
青云舍紫竹院里,宋括等人聽得吃驚不已。
“常兄要帶我們?nèi)ソ鹆暧螌W?”宋括驚道。
“對,我們要去東晉都城金陵去表演,要讓金陵人聽一聽我們敦煌之音?!背R沟溃案魑悔s緊準備一下,后日就出發(fā)?!?br/>
這可是朝廷官派游學,一切費用也都是朝廷承擔,而且不用擔心太學的課程。這讓誰人不激動呢?
然而落桂院里卻是沒有激動的心情,小丫頭忍不住默默流下淚來。
“公子這才回來不過一日,如何又要去更遠的地方?”桐兒難過道。
“皇上派我去東晉議和,我哪里能不去呢?這仗也是因為我的石脂煉化引出來的,錢我們也賺了,議和的事我怎么能不去呢?”常夜輕輕道。
“那公子能帶桐兒一起去么?”桐兒問道。
“這次去的有太子殿下、魏中書等人,他們都沒帶女眷,我如何能帶著桐兒?”常夜安慰道,“桐兒在敦煌,皇上不是賜了我們一所大宅子么,明日里我們就去看看,然后就搬過去。我走之后,桐兒就在新家里打理。新家肯定有許多地方需要打理,當然若你忙不過來,也可以請周管家?guī)兔o找些下人,以后桐兒指揮就好了?!?br/>
說到新家,桐兒心里稍稍好過了些。
“那公子多久回來啊?”桐兒問道。
“具體的我也不知道,應(yīng)該不會太久。議和嘛,也就是三兩天的事情,就是相互間來回通消息估計耗費些時間,加上敦煌與金陵之間的往返,估摸著至少也得三四個月吧?!背R沟?。
實際上常夜也只是把他去金陵議和的事情說給了桐兒聽,而后面陪太子留在金陵做質(zhì)子的事情并沒有說。他怕說出來,小丫頭定是傷心死了。
“若是桐兒想我了,可以給我寫信,慕氏商行會有經(jīng)常往返金陵的商隊,如今做了石燭煤油的生意,應(yīng)該往返的更加頻繁了?!背R沟?。
桐兒極不情愿地點點頭,道:“桐兒明白的,桐兒在家里等著公子。”
這一日午后桐兒留在落桂院里給常夜準備遠行的行李,常夜自己帶了些點心茶葉之類去三危山看望他的師傅和小師弟去了。
老君堂還是一如既往地冷冷清清,見常夜回來老道人自是高興不已。
而小輕塵一見師兄回來,便拉著他的手不停地叨叨念著,道師兄你不知道,你去外面打仗,可是讓師傅擔心死了。那北魏的兵豈是大澤當?shù)淖〉模?br/>
老道人莫默默無語,只是輕輕給常夜倒了一杯茶,然后又輕輕放在了他的身旁。
潼關(guān)大捷的事情已是傳遍了整個天下,老道人自然也是一樣聽過無數(shù)次了,甚至還有人專門過來將常夜在潼關(guān)斬殺北魏十萬人的事說給他聽。
常夜回來看望師傅,自然少不得要將此次外出抗敵的事情大概地說一遍給老道人聽,只不過斬敵不是十萬,而是三萬多人。
說完潼關(guān)的事,常夜又說此次過來又是要遠行,要去金陵和北魏議和,完了還要留在金陵陪太子做人質(zhì)。
老道人捻著須輕輕嘆道:“北魏是不可能真心議和的,他們只是在拖時間而已。北魏軍力強悍了這么多年,他們可以不打別人,但決不允許別人斬殺自己的威風。你如今斬殺了北魏三四萬人,他們絕不會放過你,也不會放過大澤?!?br/>
常夜不禁點點頭道:“師傅,我知道。大澤如今是塊肥肉,北魏自然是想要一口咬下,但是又擔心東晉在背后牽扯。所以,他們現(xiàn)在一方面借著議和的名義想敲詐一筆巨款,而另一方面又在準備下一次的進攻?!?br/>
老道人輕輕點頭,道:“下一次就不會是這么倉促了,其實北魏這次起兵雖然倉促了些,但相對大澤的實力來說本也是有十足的把握的,不曾想你的出現(xiàn)打破了他們的計劃,讓他們不得不主動撤退?!?br/>
“主動撤退?”常夜不解道,“不是東晉的壓迫才迫使北魏退兵的么?”
“哪里!”老道人笑道,“你在潼關(guān)見到東晉的士兵了么?”
常夜自是搖搖頭,因為的確沒見到,直到他離開潼關(guān)返回長安也沒見到東晉的援兵。
“北魏的軍事水平可是要比魏澤高出不少,利用東晉牽制壓迫北魏退兵這種情況大澤能想的出來,北魏如何想不出來呢?”老道人道。
“所以北魏故意放出假消息,他們不是提前抵達了潼關(guān)么?”常夜道。
“的確北魏給自己爭取了更多的時間。但是北魏在做出攻打潼關(guān)之前一定已經(jīng)加強了與東晉邊境各處的城防,就算東晉全力出擊,北魏硬撐個半個月也是沒有問題的。”老道人捏著茶盞喝了一口熱茶,又道,“潼關(guān)一役,你火燒了臨沖車,又燒死了北魏三萬多人,北魏見短時間內(nèi)根本拿不下潼關(guān)才主動撤退的,并不是東晉的緣故?!?br/>
常夜似乎有些恍然大悟,自己仔細算算時間,東晉后來提出了兩個條件,這兩個條件在傳回敦煌一來一回肯定是又要耽誤不少時間的??v使潼關(guān)前線守過了半個月,東晉起兵的壓力也至少二十多天才可能傳給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