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碩跪的腿軟,管理了一下表情,讓自己像個愛顯擺的孩子。
“皇上,前幾日,臣去御賜功臣田時,偶得了幾句,正好謝老丞相,杜公都在,請圣上,兩位丞相指點一二?”
皇上緩緩點頭,頗有興致的樣子,“偶得佳句?說來聽聽?!?br/> 李文碩心說,你倒是讓我站起來?。?br/> 膝蓋抗議著,一陣陣刺痛,李文碩緩緩念出:“杏簾招客飲,有望在山莊?!?br/> 順著這句話,李文碩站起來了,抬手做了一個浮夸的動作。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br/> 四句話引出了一番山村景象,意境倒是不錯。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李文碩念完,朝著皇帝躬手作揖,死活是不愿跪下了。
謝丞相老奸巨猾,快了杜丞相一步,擊掌大贊。
“好,好一派盛世春景,好一個盛世無饑餒,圣上仁德,天下盛景已現(xiàn)。”
杜丞相趕緊補充,“正是如此,詩中乃是尋常鄉(xiāng)間景色,卻是盛世之景,可嘆老臣每日忙碌,竟沒有留意盛世已經(jīng)來臨啊!”
這套龍屁拍的,皇帝極為舒坦,看李文碩的眼神,慈愛的像是看不成器的兒子,終于懂事了一樣。
“總聽說,你在家中讀書,由此詩可見,嗯!倒是沒有偷懶?!?br/> 皇上滿意至極,對教導(dǎo)李銳多了兩成自愿。
“文采是有了,可惜規(guī)矩禮數(shù)不通。你去吧!去禮部尋個人,教導(dǎo)你一番?!?br/> 李文碩聽皇上這樣說,知道今天是過關(guān)了。
“皇上,臣是不太懂繁文縟節(jié),那個,臣去禮部,找誰教導(dǎo)好呢?”
皇上沒好氣道:“就你,禮部看門的都能教你。”
李文碩老實躬手,“是,臣去找看門的學(xué)禮數(shù)?!?br/> “滾吧!以后少惹事,少去花樓招搖!”皇上囑咐了一句,頗有老父親的風(fēng)范。
李文碩乖乖點頭,“嗯,我記住了?!?br/> 皇帝扶額,這種像是三歲小兒,聽了老爹教訓(xùn)后,老實認錯的表現(xiàn),究竟李老侯爺怎么教出來的?
皇帝像趕蒼蠅一樣擺手,李文碩后退散步,轉(zhuǎn)身跑了。
“唉!你們看看他!”這句話透著無限親近。
謝丞相明白了,李銳這首詩一出,從此便是簡在帝心的人物了。
此子不可小覷??!
與兩位丞相議了一會兒國事,定下幾件大事,皇上這才讓兩位丞相離開。
御書房里安靜下來,皇上翻開奏折,大太監(jiān)小聲提醒,“皇上,已經(jīng)過了辰時了,您還沒用早膳呢!”
“讓御膳房把早膳送來吧!”皇上低頭看折子。
大太監(jiān)躊躇了一下,還是提醒了一句:“皇上,不去貴妃娘娘宮里用早膳?”
皇上看著奏折,上面的字跡模糊了起來,心頭浮起一陣煩悶。
貴妃的病,他親自問過太醫(yī),說是天葵逆亂,有干枯之兆。
朕的貴妃才三十九歲??!這就已經(jīng)老了?
他最喜歡貴妃身上那股子活潑勁兒,像是用不完的精力,總是有新鮮事兒。
可是貴妃已經(jīng)老了!那活潑里藏著有多少無力,只有貴妃知道吧!
這些年,為著貴妃,朕甚至裝作看不到母后的退讓。
母后不愿與貴妃爭執(zhí),退避三舍,去了白鳳行宮,說是靜養(yǎng)。心中難免埋怨朕不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