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的最大的對手是東林黨。
東林黨是大明王朝中清流士大夫階層聯(lián)合而成的一股強勢的勢力。而且東林黨人是一群咬不動,啃不爛的硬骨頭,讓魏忠賢又恨又怕
恨是因為東林黨人處處與自己為敵,誓以鏟除自己為己任,怕是因為東林黨勢力極大,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殺不勝殺,而且有理想有信念,個個都是“亡命徒”,都是寧死不屈的硬骨頭。
楊漣,左光斗等東林黨領袖人物人都慘死在魏忠賢的屠刀之下。魏忠賢的左膀右臂崔呈秀甚至把東林黨的名單提供給魏忠賢,魏忠賢就按圖索驥,按照名單上的人物,編排各種借口逮捕屠殺東林黨人。制造一種恐怖氣氛。
可是,他更想不到,東林黨人居然越殺越多,越殺越硬。魏忠賢本是市井之徒出身,他完全不能理解,這些人為什么就這么跟自己過不去。老夫不就是因為伺候天子有功,得了我應得的那份榮譽和報酬嘛!你們憑什么就這么跟我過不去。而且你們是拉也不行,打也不行,軟硬不吃。
天啟六年三月底,就是王之正大病初愈的半個月之后,蘇州爆發(fā)了一場民變。
蘇州在明朝末年是東南地區(qū)第一富庶的大都會。富商巨賈云集,是個肥的流油的錢袋子。魏忠賢當然不能放過蘇州,把貪婪的爪牙伸向了這個帝國的金山銀海。
他把自己的親信死黨太監(jiān)李實任命為蘇州織造,毛一鷺任命為巡撫,負責在這片區(qū)域殘酷壓迫、盤剝百姓,為閹黨聚斂財富。閹黨的盤剝激起市民強烈不滿。
東林黨人、禮部員外郎周順昌屢次上書皇帝,要求罷免、撤換這二人。二人急忙把消息匯報給京城中的魏忠賢。
魏忠賢聞到奏報,立刻派東廠緹騎到蘇州逮捕東林黨人、吏部員外郎周順昌。周順昌居官清正,官聲極好,受到蘇州百姓擁戴,所以蘇州城數(shù)萬人為周順昌免遭逮捕而舉行大規(guī)模的集會、抗議。
當緹騎開讀詔書時,憤怒的群眾大聲喧嘩,哭聲四起。
市民顏佩韋率先向兩臺使訟周順昌案是冤案,楊念如、沈揚、馬杰、周文元等四人也帶領著群眾為周順昌求救,跪到至正午十分不起。
緹騎惱羞成怒,持軍械對他們大打出手,引起眾怒,蘇州百姓蜂擁而前,一部分群眾攀爬到巡撫衙門的圍墻上,翻墻而入,另一部分群眾攻破衙門,追上去跟緹騎廝打,當場打死東廠緹騎一人,其余緹騎負傷抱頭鼠竄。
魏忠賢的親信,蘇州巡撫毛一鷺在蘇州知府寇慎等人的保護下得以幸免逃脫。事后,蘇州府出動軍隊保護緹騎,并連夜將周順昌解走押赴京城。
蘇州暴動事件發(fā)生之后,毛一鷺抓緊時間把事情原委寫下來,快馬加鞭送到京城讓魏忠賢裁度。
那天王之正正在千歲府當值,他在大堂門口巡視守衛(wèi)的兵丁。突然聽到大廳里魏忠賢“咣當”一聲把茶碗擲到地上,發(fā)出一聲巨響,所有在大堂侍奉的爪牙和衛(wèi)兵嚇得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崔呈秀試探著問:“九千歲,可是有什么事情發(fā)生?”魏忠賢陰陽怪氣的說了一句:“沒用的東西。我讓他在蘇州當個巡撫,他居然連我的提騎都保護不好。要他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