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個決定皇皇帝做起來未免名聲上太難聽,以后歷史上也會給人留下窩囊的印象,皇帝一時舉棋不定,但時間不等人,西北連續(xù)失利的情報傳來,皇帝最終頂不住,決定遷都了。
為了不在歷史上留下罵名,皇帝一道圣旨把皇位傳給了二皇子,由二皇子來宣讀這個旨意,同時命令二皇子留守京都?;实巯氲煤芎?,把新帝留在京城抵擋蠻軍,要是新帝抵擋住了,他就承認了他的能力,把皇位給了他,要是抵擋不住,那么遷到南邊的他就順勢再登皇位。
二皇子終于得到了心心念念的皇位,成了新帝,但卻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興,這種情況下,皇帝頒布這樣的圣旨,明眼人都知道對方打的主意,二皇子氣得簡直就想把圣旨砸了。
皇帝手腳不慢,這廂封了新帝,那廂就準備好搬遷,但這種舉朝搬遷的行動不是那么容易的,國庫要搬,內(nèi)庫眾多珍寶要搬,妃子、其他皇室宗親人數(shù)也不少,得知消息的世家朝臣也不少,這些人看京城守不住了,也都紛紛收拾好家當,趕往南方,尤其有些耳目比較靈敏的世家,早就做好了準備,從前幾天開始,就連續(xù)不斷的有家族遷往南方。
這番舉動這般大,自然引起了京城平民百姓的注意。
京城守不住了,蠻軍要攻進京城了,皇帝都準備逃了。不知何時,京城流出這樣一則消息。消息傳出,舉城皆驚,平民百姓到處打探消息,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你沒看些達官貴人住的北街都快搬空了么?這些人都跑了!
你看最近宮門是不是很多馬車在搬東西,我告訴你,皇帝早就帶著妃子逃走了,就留了些守衛(wèi)在,這點人,鐵定擋不住那些蠻軍,你還在這里啰嗦什么,快搬東西走吧!
眼看離開的馬車越來越多,京城的人都紛紛打包行禮往南邊跑,這人一多,直把官道都堵了,大家搬遷的速度簡直慢得可以,那些世家大族貴人子弟知道不過幾日,蠻軍就到了,照這樣的速度,誰都跑不了。
有的家族選擇主家先走,家當在后,也有的戾氣比較重的,就派人堵住路口,不讓百姓占地方,有或者把那些家世比較低的官員小富之家的家當丟開一邊,騰出位置,但即便如此,這速度也還是不快。
隨著一封一封的加急信出來,原來還在舉棋不定的新帝下定決心,不管了,先逃了再說。反正皇位他已經(jīng)得了,現(xiàn)在他最大,沒得他在這里等死,父皇卻逃到南邊了。
再說,他也可以先到健康登基啊,等他登基了,就算父皇到了那邊,也是先皇了。至于他收到的圣旨,也可以說半路被太監(jiān)弄丟了,他壓根沒收到。
想到這里,他就吩咐手下收拾了全部的銀兩,那些大件的珍寶就算了,妃子也不帶,就帶著自己的兩個小兒子,由親衛(wèi)護著,騎著快馬飛速的南下了。
京城群龍無首,留下守城的將領官兵都是平日不受重視的,備受排擠的,那些上司下了命令讓他們駐守京城,但這樣的情勢,明眼人都知道京城守不住了,因此,也跑的跑,逃得逃,所剩不多。
不過危機當中還是有一些堅守正義的將領存在的,其中威武軍的一員大將周震將軍就堅持留在京城守城。出身將門世家的周震也是宣朝赫赫有名的一員大將,雖然比不上鎮(zhèn)國將軍府,但在軍中還是有很大威信的,他一留下,也帶動了不少下屬留下。
看著連綿不斷逃出京城的人,周震將軍站在墻頭,握緊了手中的□□,他生于京城長于京城,就算京城破了,他也要與京城共存亡。
在一場動亂發(fā)生的時候,沈鈺和靈真已經(jīng)走了一半的路程,他們先駕馬車到港口,再乘船南下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于江逸慶幸自己一行人出來的早,要是再往后推幾天,連船都預定不上,說不定還會被堵在路上。
西北失利,朝廷逃出京城的消息,這兩天已經(jīng)鬧得沸沸揚揚了,無數(shù)人都在談論這場改變宣朝格局的戰(zhàn)爭。以往朝廷也和蠻軍打過不少戰(zhàn)爭,但從來沒有一次像現(xiàn)在這么危機,竟然迫使皇帝另立新帝,棄京而逃。
知道京城守不住的人們,就算離京有五六百里,也不放心,也紛紛打包行禮南下,一時之間,到處都是雞犬相叫,包袱款款,扶老攜幼地逃離身影,海岸邊,河邊盡是人,一船難求。
看著沿途人心惶惶大逃亡的場景,沈鈺沉了眉眼。
“京城真的守不住了嗎?”靈真在旁邊擔憂的道,她擔心的不是林家那些所謂的親人,而是那些亂世中如螻蟻一般的平民百姓,年邁的老人,衣衫襤褸的孩子,還有滿是焦急的婦人,看著眼前的場景,她有種國破家亡的焦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