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盤大資金無疑是萬客的相關(guān)方。
作為操盤一方,計劃目標位是不是早已確定,這事兒不好說。
按照原計劃,在達到目標位之后,將是他們高位出貨階段。
出貨的方式有多種,或是橫盤,或者讓股價在高位震蕩。
但是,沈度這一筆四十萬大單集中拋售,無疑給市場帶來一定影響。
畢竟誰都不是傻子,再加上股價確實太高了,只要有一部分敏感投資者選擇變現(xiàn),必然有更多的投資者跟風(fēng)拋售股票。
在此情況下,趨勢改變已成必然。
沈度所拋售的這筆大單,有一部分被追漲的投資者買去了。
但是,更多的是被萬客相關(guān)方所布置的托盤承接過去。
我勒個去了,70元之上的高價位,必將造成控盤成本大幅增加。
多糟心的事啊,估計對手要罵娘了。
潛在的對手如何反應(yīng),不是沈度所思考的事情,而且他也不會過多關(guān)心給盤面造成的影響。
死道友不死貧道,這是資本市場生存法則。
沈度不關(guān)心,不代表市場各方投資者不關(guān)心。
突然一筆大單砸出,而且消滅了數(shù)個價位,只要不是粗心很容易發(fā)覺。
尼瑪,一筆賣單接近三千萬元,有大資金再出貨!
顯而易見,這是第一反應(yīng)。
控盤大資金會不會在第一時間做出計劃調(diào)整,暫時不清楚。
但是,市場參與者不光是控盤大資金,坐轎者海了去了。
難說沒有其他機構(gòu)投資者,更何況還有無數(shù)大戶投資者。
他們只是坐轎者,沒有控盤的野心,是買還是賣,要根據(jù)盤面變化,非常靈活。
現(xiàn)在信號已經(jīng)發(fā)出,如同發(fā)令槍響,無數(shù)的賣盤緊隨沈度大單之后,蜂擁而出,造成一波急速殺跌。
無論是機構(gòu)投資者還是大戶投資者,他們有專門的交易通道,變現(xiàn)相對容易的多。
至于散戶投資者,一是后知后覺,二是交易通道不暢通,想要快速變現(xiàn)手里的股票,不那么容易。
搶在前面的早出手,搶不進去的話,只能選擇更低的價位拋售。
這一波殺跌來勢洶洶,真的很猛烈,從70多元一口氣下殺到50元。
一直到拋盤逐漸減弱時,護盤資金出現(xiàn)了。
或許別人不清楚,作為旁觀者,沈度能看出來。
在沈度眼里,上升過程中與歷史走勢一模一樣。
但是,這一波急速下跌與歷史完全不同。
始作俑者沈度眼珠子一轉(zhuǎn),回過味來了。
這種改變無疑是自己集中拋售所致,觸發(fā)投資者快速出售手中股票所致。
由于控盤大資金一方持股數(shù)量較大,想要全不拋售股票,幾乎不可能。
無論是大戶資金還是散戶資金,手里的股票都可以一筆砸出。
控盤一方也想這樣干,但是,有那么多接盤資金嗎?
這還不是所有的悲劇,在他們吃進沈度四十萬拋單之后,持股成本大大增加。
至于增加了多少,恐怕只有他們資金心里明白。
所以,維持盤面穩(wěn)定,也就不意外了。
隨后,股價展開一波反彈。
反彈的目的再簡單不過了,是為了自己一方出貨營造氛圍。
不管怎樣,這一波殺跌太突然,以至于形成盤面踩踏,不可避免留下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