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視頻里傳來了顧修杰的聲音:“這次的手術,我們采取的是直腸超低位前切術。這是功能效果最好的一種術式,是一種新的術式。本次手術成功的關鍵,是腫瘤的徹底清除,如果對腫瘤邊緣判斷不準,切多切少都是會導致手術的失敗?!?br/> “一般認為直腸末端至少要保留兩厘米才能完成吻合。按照腫瘤會在兩厘米之內發(fā)生浸潤,切掉兩厘米之后就只剩一厘米了,使用管型吻合器和切割閉合器無法操作,因為它們需要兩厘米寬度才能操作,所以我決定使用手工縫合和手工吻合?!?br/> “我在切除的直腸末端最大限度的保留腸管,在確保癌細胞完全清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留直腸末端腸管,必須保留直腸粘膜的排便神經反射和完整的腸管直腸環(huán),這樣患者才能夠保持接近正常的肛門排便和排氣的功能,這是這次手術的最大的難點。”
隨著顧修杰的解說,手術正快速的進行著,只看見手術器械在視頻中不斷的準確的活動著。
當然主要的動作是一個人在實施,另一個人主要進行打結以及拉鉤一些輔助技術,由于攝像頭為了調整視野而自動的進行旋轉拍攝,主刀人的位置會在視頻視野中不同角度出現,因此判斷誰是主刀者,在視頻上是非常困難的。
看視頻的人都不知道,實際上這次的主刀人是那個小鮮肉助手康鴻,而不是仙風道骨的顧修杰。
康鴻用手指進行指診,發(fā)現腫瘤距離肛緣居然只有三厘米,這在一般的醫(yī)生眼中保肛手術根本不可能,因為腫瘤會浸潤兩厘米,只剩下一厘米,無法使用吻合器,也無法保持排便和排氣的正常閉鎖功能。對于其他醫(yī)生,這是根本無法完成的任務。
但康鴻在用手指探測的時候,就已經準確的用手指上的洞察力摸準了腫瘤的具體位置和浸潤的部位,他發(fā)現病人腫瘤浸潤是上行性的,沿著淋巴結向上感染,但是對于肛緣的浸潤僅僅只有一點二厘米,還有一點八厘米的肛緣是可以保留下來的。也就是說比正常兩厘米的保肛極限縮短了零點二厘米,難度一下提升了,但是可能性卻一下增大了。
他還發(fā)現,癌細胞雖然超過最低切緣邊界了,卻不是一點二厘米全區(qū)域浸潤,只浸潤了其中一側的一小部分,其他部分則沒有超過最低切緣,還沒有被癌細胞浸潤。
也就是說,癌細胞的侵襲并不是全面整齊的往前推進的,有一只孤軍深入浸潤達到了一點二厘米,而其他的都在一厘米以內。
他立刻在腦海中勾畫出了一個具體的區(qū)域圖。
這是一個鋸齒狀的手術區(qū)域圖,能夠把被癌細胞侵潤的組織進行準確的界定。
在切緣邊界圖里,大約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區(qū)域超過極限切緣,其他的都在兩厘米之外,所以一個精準的手術方案在腦海中形成。
他會把孤軍深入侵入了一點二厘米的癌細胞準確的切除,但大部分的肛周將予以保存,也就是說,病人可以比較理想地保留排便和排氣功能。
這基本上接近正常了,屬于可以接受的范圍。
顧修杰第一次發(fā)現自己居然有很不錯的表演天才和解說能力,不亞于體育比賽的解說員,因為他必須要嘴速很快才追得上康鴻的手上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