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是一個在東漢王朝開局和落幕,都留下濃墨重彩的地方。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就是在新野起兵,然后席卷全國。
一百七十多年后,劉秀的后裔劉備,也在新野立足。
‘三請諸葛亮’、‘隆中對’、‘火燒新野’這些有名的歷史事件,都在這里發(fā)生。
某種程度上說,新野是光武中興的策源地和蜀漢政權(quán)的發(fā)祥地。
不過此時的新野,卻是孫袁兩家交鋒的主戰(zhàn)場,跟老劉家一點關系都沒有。
自袁胤請命護送糧草到新野袁軍大營,已經(jīng)過去了七八天。
在這段時間內(nèi),袁胤和文聘那支如同鬼魅般偷襲袁軍糧道的兵馬,交手了幾次。
袁胤占據(jù)兵力優(yōu)勢,最終以輕微的代價疏通了糧道,解決了袁術(shù)大軍糧草不足的困局。
從這個角度來看,袁胤的本事還算不錯。
只不過,有能耐,卻又身份高的人,卻也容易壞事。
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袁胤運送糧草到了新野外的袁軍大營后,先是趾高氣昂地念了袁術(shù)給張勛、楊弘他們的申斥書,然后又捏腔拿調(diào)地嘲諷了一番,張勛、楊弘等人的‘怯戰(zhàn)’‘不作為’。
袁胤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他想激起張勛、楊弘等人的羞恥之心,從而知恥而后勇,為他們老袁家的大業(yè)搏命。
只不過,萬事過猶不及,張勛、楊弘等人,在和孫策、周瑜、文聘這樣的高配組合交鋒時,能維持不大敗的局面,已經(jīng)是他們盡心盡力的結(jié)果。
可現(xiàn)在,袁術(shù)的申斥和袁胤的嘲諷,卻是逼得他們沒了退路,只能不顧一切求戰(zhàn)建功。
而孫家軍這邊,不但黃忠率領的一萬援兵已經(jīng)趕到,就連孫賁、賈詡、魏延一行人,也進入了新野城。
六月十七日這晚,天空月明星燦,孫賁正和賈詡在縣衙的閣樓里,一邊賞月,一邊下棋。
下到第二局快要結(jié)束的時候,周瑜匆匆趕了過來。
看到兩人下到關鍵處,周瑜沒有出聲打擾,侍立一旁靜靜等候。
期間,賈詡落子圍殺孫賁的大龍時,周瑜禁不住輕聲驚疑。
賈詡有所察覺,目光和周瑜對視,兩人的神采如在半空中激出了火花。
孫賁看到后,想起賈詡和周瑜見面后的第一晚,兩人以棋會友,縱談古今,第二天,都贊對方智深如海,自己大為不如,就暗暗好笑。
這一局輸了,孫賁將黑子放回棋盒,向周瑜問道:“周參贊前來,可是有事?”
說到正事,周瑜立即停止同賈詡的‘交鋒’,臉色肅然道:“主公,據(jù)探子來報,張勛正率軍緩緩撤退,一路上多布游騎,暗暗窺視新野的動向。”
孫賁望著周瑜,笑問道:“周參贊,你覺得張勛此舉,代表著什么?”
“代表著什么?”周瑜口中喃喃,似在問自己。
留意到孫賁若有所指的目光,周瑜心中如同劃過一道閃電,突然間明白了,不由脫口而出:“張勛這是急了!”
孫賁點點頭:“不錯!袁軍最近有糧食入營,已經(jīng)解了缺糧的困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