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是知道,那嫂子能種地,卻不知道她竟還懂提花機。
鄭升子皺眉想了想,試探道:“她有沒有跟你說,這圖紙是哪里來的?”
“嫂子娘家爹是木匠,專門做這些東西的。聽那意思,咱們現(xiàn)在用的提花機,她家也做過。這圖紙是她跟她爹調(diào)試了好幾回改成的,剛把機子試好,還沒賣家里就遭難了?!?br/> 趙大妮回憶著林秀秀的話,仔細說道,“我聽她的意思,好像還有個更好的提花機,是什么自動的,說是能織出多色大花來......”
鄭升子聞言,更是驚喜萬分。這樣說來,這圖紙是已經(jīng)出過機子的,且那機子外人并不知道。
更重要的是,她口中那自動的提花機,怎么個自動法,鄭升子不知道??芍庇X告訴他,那更好的提花機一旦做成了,自個肯定能因此事飛黃騰達起來。
鄭升子越想越激動,只是礙著東西不在眼前,又沒親眼見過成品,所以就勉強壓下心頭的火.熱,對著趙大妮叮囑道:“這事兒你別往外說,等下我去一趟縣城,尋了老掌柜一道見見東家?!?br/> 他做工的機房是縣里王家的產(chǎn)業(yè),王家祖上出過狀元郎,且往上數(shù)三代家里都出過秀才,也就是打東家這一代才轉(zhuǎn)了商。
可就算是在外人眼里沒落了的家族,底蘊跟能耐還是在的。不說旁的,吳家還養(yǎng)著好幾個匠人呢,就算東家看不懂這圖紙,老師傅總歸是能瞧個明白的。
在鄭升子急著去縣城的時候,桃溪村附近許多人家正想著法的打探林秀秀這人呢。
當然,他們倒不是對著小媳婦有什么想法。只是在趕集的時候,見多了桃溪村的婦人們賣的青菜,又知道她們竟然在地里種出了谷子,心里又驚又喜。
剛開始,他們還當是田地都好了。后來村里有膽子大的人試種了一撥,發(fā)現(xiàn)自個村里的田地,依舊出不了肥壯的苗子。別說谷子了,就是下的菜籽兒多半都悶在土里了。
這么一來,就有不少人借著串門走親的由頭,往桃溪村逛了一圈。
三里屯的馮家婆娘一臉喜意,一邊往籃子里收拾著吃食,一邊沖著老大媳婦說道:“娘給多拿些東西,好生回去看看你爹娘。這些日子沒回去了,你娘也該想你了。”
旁邊馮老漢磕了磕手里的煙鍋子,皺著眉頭看了一眼大兒媳婦。
說實話,其實自家尋的這個兒媳婦,他并不是很能看得上眼。小家子氣不說,還總是攪合事兒。這進門還沒一年呢,就弄得家里烏煙瘴氣,惹得老.二媳婦提了好幾回分家了。
而且娘家日子過得不好,若只是偶爾幫襯一把也就算了。
可她娘偏偏是三天兩頭的,借著想閨女的由頭上門來。
只是吃吃喝喝的也就算了,他家不是出不起。可馮老漢最瞧不上的,是她一來,還把自個當個事兒似得,指派著自家兒子干這做那的。
眼看他就要忍不住了,他家婆娘卻一臉喜意的回來了,回來不算居然還熱切的又給老大媳婦拉布料做衣裳,又給她準備米面跟肉讓小兩口回一趟桃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