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七紀元
一個處理異獸尸體,解決環(huán)境污染的組織,基地會設(shè)立在城市中央。
一方面體現(xiàn)了靜海省對于“清道夫”分部的支持,與對“清道夫”這個組織地位的肯定。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照顧城市四周運送過來的異獸尸骸,可以都在兩天之內(nèi)便送入異獸焚化爐中。
異獸的血液,體液具有強腐蝕性和毒性,濺在人的身上就像是硫酸一樣。
如果不立刻擦凈,并用大量的清水清洗。
毒素侵入到了皮膚里,輕則需要入院由治療系御獸精心照料。
重則截肢,甚至還可能為此失去生命。
異獸體液與血液的特殊,讓異獸的肉質(zhì)無法加工成御獸的飼料。
哪怕是毒系御獸吃了異獸尸骸之后,都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異常反應(yīng)。
只有少數(shù)的菌類可以對異獸的尸骸進行分解。
只是這些菌類太過于弱小,分解異獸尸骸的速度太慢。
對這些菌類進行培育,投入的要比收獲的少得多。
在幾位締造大師聯(lián)名嘗試過之后,這個計劃便徹底宣告破產(chǎn)。
中低階的異獸尸體,在兩天之內(nèi)會發(fā)生腐壞。
而恐怖級及恐怖級以上的異獸,因為血液體液內(nèi)的毒性更強,保存的時間往往超不過一天。
那些在街道上畫著“清道夫”特殊標志的黑色車輛,可以無視交通規(guī)則。
行車需要對其進行禮讓。
就是為了不耽誤將毀滅級及毀滅級以上的異獸尸骸,送入焚化爐的時間。
方木作為穿越者,仔細的研究過現(xiàn)在所處世界的歷史。
次元裂縫是自史料記載以來便存在的。
可是這個世界的歷史,似乎有所缺失。
方木所在的時代,被稱為第七紀元。
第六紀元以前的歷史,只記有只言片語。
這讓方木十分疑惑。
人類是一個很喜歡銘記歷史的族群。
如果第六紀元之前有人類存在,對歷史的記載不應(yīng)該如此的殘缺不全才對。
可偏偏在第六紀元以前記載的只言片語中,卻證實了那時確實是有人類文明存在的。
方木現(xiàn)在還記得歷史典籍中記載的三個詞匯。
“輝耀”,“自由”和“湛藍”。
遇到自己想不通的事,方木沒有去鉆這個牛角尖。
其實次元裂縫的存在,不僅僅對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壞處。
也同樣伴隨著好處。
次元裂縫的等級,有著精準完善的測量方式。
只需要用一種名叫次元波動儀的特殊儀器,站在次元裂縫的波動范圍內(nèi)對次元的波動值進行測量。
波動值一千以下的是先兵級次元裂縫,內(nèi)部最強的次元生物只有先兵級的實力。
對應(yīng)著銅階和銀階的御獸。
次元波動值一千到五千的,是重炮級次元裂縫。
內(nèi)部最強的次元生物為重炮級,對應(yīng)銀階和金階御獸。
因為異獸的種類太多,尸骸又不能為人類帶來好處。
因此沒有太多的研究價值。
所以也就沒有對異獸的實力進行太嚴格的劃分。
先兵級和重炮級的次元裂縫,時常在城市外的荒野里出現(xiàn)。
因為城市內(nèi)部每隔一段距離便有一座聳立的次元塔,可以對空間進行穩(wěn)定。
所以先兵級和重炮級的次元裂縫,一般不會出現(xiàn)在城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