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平時還得上課,初中學習的壓力已經(jīng)開始有點大了,主要這壓力也是來自于作業(yè),作業(yè)量明顯比小學的時候翻了好幾倍。
畢竟是九門功課,作業(yè)多也是應該的,就是真的有點兒喘不過氣來,所以小王是星期天的時候去健身,他都選擇星期天的上午去,因為星期六的時候還得寫作業(yè)。星期天上午做差不多都已經(jīng)寫完了,就可以出去放松一下心情,下午回來還得接著復習。
當時健身房里像他這種初中生特別少,因為健身才剛開始流行,有能力辦健身卡的也都是一些年輕人,因為他們有大把的時間,然后這薪水也能跟得上這消費的能力。
健身房里的中間人也特別少,如果有的話,也都是一些中年婦女,她們也就是家庭主婦。這孩子白天要去上學,雖然她們不用工作,但是也得在家里做家務,很多人都覺得家庭主婦是很沒有用的,因為她們不能沒有賺錢的能力,不能養(yǎng)家,但是實際上她們?yōu)檫@個家庭默默的付出了很多。
其實很多人都瞧不起她們,因為他們沒有處在這個位置,就沒有什么感同身受。其實家庭主婦也想出去工作,但是為了家庭,為了照顧孩子的,只能選擇都在家里。
小王每周去一次健身房,連續(xù)去了三周以后他就開始相信爸爸原來說的話了,這東西果然會令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去了幾次以后就完全不想去了。
爸爸當時答應給小王辦健身卡,但是又覺得他不會經(jīng)常去,反正說什么兒子也不會相信的,兒子不知道為什么,也不知道從哪里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會是一個很有毅力的人。
但是老爸畢竟是過來人,吃過的鹽都比小王走過的路還要多,所以他當時很機智的給小王辦的是一張月卡,只要一百塊錢,相當于是一張體驗卡。
雖然算下來沒有年卡劃算,但是幸虧辦的是這月卡,要不然這錢就打水漂了呀。
小王的健身夢很快就破滅了,好像去了三次健身房有沒有什么明顯的效果,至少他上稱的時候自己一點也沒有輕,只能安慰自己好歹這三周沒有胖起來。
到了高中以后和初中就沒法比了,因為上次體育課的次數(shù)也變少了,就更缺乏運動,每天主要就是坐在那里。
得不到運動,這吃的東西消耗不掉,然后就變成了肉堆積在身上,所以小王感覺自己就像吹氣球一樣胖了起來,都到了一百六十多斤。
到了高中,他就沒有時間瞎折騰,畢竟馬上就要參加高考了,哪有時間管這些,高考可是決定命運的時候,這體重又決定不了他什么命運,所以他就沒怎么關心過自己的體重。
上了大學以后,小王過的更加自由散漫,每個月月底的時候媽媽就把錢打過來了,想要買什么都是喜歡什么就買些什么。
每天上完課回來大家都喜歡呆在宿舍里,而不是去自習室里學習。一邊坐在那看個電視或者是打個游戲,然后再吃個零食,這生活簡直過得不要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