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浦,長江在這里改變方向,緩緩地向東流去。人世間的成敗榮辱已和項羽無關。他的靈魂和虞姬一起回到了江東故里,那是他成長和發(fā)跡的地方。命運曾經(jīng)選擇了貴族出身的項羽,又無情地將他拋棄,反而將深情的目光投向了另外一個平民出身的人。
項羽死后,楚國的城池都相繼投降了劉邦,只有魯城曲阜依然頑強地和漢軍作戰(zhàn),拒不投降。劉邦大怒,本想發(fā)大軍,一舉將曲阜夷為平地,后來考慮到曲阜為孔圣人的家鄉(xiāng),當?shù)厝俗袷囟Y儀,講究忠義,不愿背叛他們的主人魯公項羽(當初楚懷王熊心當位,封項羽為魯公),也合情理。于是劉邦派人拿著項羽的人頭,給曲阜人看。曲阜人見項羽確實已死,才放棄抵抗,投降了劉邦。
劉邦以魯公的禮儀將項羽安葬在魯國的榖城。儀式當天,劉邦還親自為自己的這個冤家對頭痛哭一場。
正月初三,在長江北面的氾水河畔,皇帝的登基儀式正在舉行。負責禮儀的叔孫通本來想把這個皇帝的登基儀式辦的莊嚴而隆重,絞盡腦汁設計出了一套繁瑣的禮儀方案,卻被劉邦痛罵一通。劉邦說道:“老子平時就十分討厭你們?nèi)迳倪@些臭規(guī)矩。你還跟我弄這些繁文縟節(jié)干嘛?皇帝登基不就給老天爺磕個頭,然后我手下這幫兄弟山呼萬歲就結(jié)束了嗎?就這,別的禮節(jié)一概取消?!?br/> 叔孫通沒有辦法,只得重新設計皇帝登基的禮儀方案,將禮儀精簡到了極致,終于獲得劉邦的首肯。叔孫通心中苦笑:“這哪像皇帝登基,分明是山大王上位嘛?”
儀式最后,劉邦推辭、謙讓了三次,拗不過各路諸侯和部下的極力推崇,只得面帶難色,心中狂喜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漢五年,也就是公元前二百零二年,西漢王朝就此建立。
和當初不愿意當p縣的縣令不同,劉邦的這次謙讓顯然是作秀,試想當今天下,他劉邦不當皇帝,誰敢當皇帝?倒是各路諸侯的擁護是真心實意的:沒有皇帝的冊封,自己的王位怎么能名正言順呢?
劉邦部分兌現(xiàn)了自己的諾言:封臧荼、韓王信為燕王和韓王;封彭越、黥布為梁王和淮南王。劉邦沒有封韓信為齊王,而是封他為楚王,理由是韓信為淮陰人,更熟悉楚國的風俗,適合管理好楚國。而將自己的私生子劉肥封為齊王,管理齊國的封地。
韓信何等聰明的人,自然明白劉邦的心思:齊國東臨大海,地域廣大,物產(chǎn)豐富。退可自成一統(tǒng),進可爭奪天下。這么重要的地方,自然要留給自己的子孫。韓信心中冷笑:“以我韓信的才能,就算占據(jù)腹背受敵的楚國,若真要發(fā)難,你劉邦父子能奈我何?”楚王就楚王吧!雖然不盡人意,但也可以接受。韓信就這樣帶著復雜的心情,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劉邦赦免了項羽的家族,同時念及項伯當初鴻門宴救駕有功,封項伯為射陽侯。對于那些跟隨項羽的死黨,象鐘離昧、季布這樣的人,劉邦則采取了無情打擊的政策。想到滎陽、成皋的苦戰(zhàn),摸摸胸口的箭傷,劉邦對這些楚將恨之入骨。臧荼雖然也投靠過項羽,但及時投降了劉邦,既往不咎,依然可以當你的燕王,只是你必須把手下的楚將全部押送洛陽,接受軍法處置。臧荼十分為難,不忍心也不愿意將手下送入虎口,手下沒了,自己豈不成了光桿司令?考慮再三,燕王臧荼在楚將的慫恿下,竟然做出了錯誤的決定:造反。
現(xiàn)在的劉邦可不是從前的劉邦了,而是大漢天子劉邦。有人敢造反,這還了得。劉邦御駕親征,很快就將臧荼打敗。臧荼沒能救了部下,反而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劉邦下令追殺那些可惡的楚將,尤其是鐘離昧和季布。鐘離昧讓劉邦在滎陽吃盡了苦頭的,而季布當初彭城之戰(zhàn)拼命追殺,搞得劉邦差點沒命,還迫使劉邦屢次把劉盈和魯元踢下馬車,很沒面子。如今老子得了天下,自然不會給你們好果子吃。結(jié)果楚將被抓到了不少,但鐘離昧和季布卻不知逃到了哪里?劉邦發(fā)布命令,全國通緝鐘離昧和季布,窩藏者以謀反罪論處?!澳锏模揖筒恍拍銈€小小的南蠻能掏出老子的手掌心!”劉邦又將這兩個家伙痛罵一陣。
劉邦放了丁公一馬,沒有追殺他,也沒有封賞他。丁公當初雖然饒了自己一命,但這畢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劉邦貴為天子,自然不能因為這些糗事來褒獎丁公這種不忠的行為,雖然自己是其中受益者。
丁公感到十分滿意。如今的世道,作為昔日的楚將,能保命已經(jīng)不錯了,哪里還敢奢談什么當官得賞。丁公一方面為自己當初的決定感到得意,一方面又為季布的命運感到擔心,因為季布是自己的親外甥。
丁公的擔心是有道理的。誰敢窩藏季布呢?那是要滿門抄斬的。但偏偏就有這樣的硬骨頭。zy縣一個姓周的人敬佩季布的為人,冒險收留了季布。周公覺得自己能力有限,還不足以保護季布,又將季布打扮成一個奴隸,送到了魯國的朱家。朱家在江湖上可是個響當當?shù)娜宋?。他看到季布,心里就什么都明白了。他安頓好季布,自己就坐著車子來到了洛陽,找一個熟人。
這個熟人不是別人,正是皇帝的太仆,汝陰侯夏侯嬰。當初,夏侯嬰在p縣當車把式的時候,朱家已經(jīng)名震江湖,還關照過自己。如今自己跟著劉邦發(fā)達了,但也不能忘本。夏侯嬰好好地款待了朱家,每天暢飲。于是朱家找了個機會問道:“季布到底犯了什么大罪?皇帝為什么要費這么大力氣抓他?”
夏侯嬰說道:“當初彭城之戰(zhàn),季布把皇帝逼得走投無路,差點就抓住我們了。所以皇帝記上仇了,非抓住他不可?!?br/> 朱家又問道:“那么,您覺得季布這個人怎么樣?”
夏侯嬰說道:“人是沒的說。黃金百鎰,不如季布一諾嘛!”
“這樣我們就可以好好的談一下為人之道。”朱家接過話頭說道:“做臣子的,要各為其主。季布為項羽賣力,那是他的職責所在,有什么錯呢?難道所有為項羽做過事的人都要被殺光嗎?如今皇帝剛剛坐穩(wěn)江山,就要為了個人恩怨而通緝?nèi)?,這讓天下人看著是多么沒有肚量啊!再說,皇帝逼急了,那季布就一定會逃到匈奴,或者南越,為敵國所用。當年伍子胥被楚平王逼出楚國,后來卻帶著吳國的軍隊攻破楚國,鞭打楚平王的墳墓,不就是這么逼出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