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段錦忽地拔腳飛奔出去,在游廊下追上了葉碎金:“主人!”
葉碎金停下腳步。
段錦問:“待會可要我隨侍?”
他神情微有忐忑。
因為這幾天新挑選的幾個小廝已經(jīng)學(xué)完了規(guī)矩,開始上崗了。包括書房里面的兩個。
這以前都是他的分內(nèi)事,可現(xiàn)在不是了。那以后葉碎金書房議事,他怎么辦?還有資格跟著嗎?
“當(dāng)然。”葉碎金一口答應(yīng)。
段錦肩膀松下來。
葉碎金看得明白。
“阿錦。以后不管什么事,什么場合,”她告訴他,“只要我沒有特意叫你回避,你就跟在我身邊?!?br/>
“懂了嗎?”
段錦胸膛一挺:“是!”
葉碎金回到自己的房中,告訴身邊的丫鬟們:“拿幾匹郁林葛布去給阿錦再多裁幾身衣裳?!?br/>
丫鬟笑道:“都已經(jīng)在裁秋衣了,怎還給他做夏衫?”
冬日麑裘,夏日葛布。
郁林的葛布輕薄軟透,在大魏朝早期曾經(jīng)一度是皇家貢品。后來才漸漸進(jìn)入富戶人家,即便是普及開了,依然是上等的夏衫料子。
葉碎金道:“他每日練功換洗勤,多裁幾身給他,別叫他不夠換的。秋衣也給他看看,多裁一些。他抽個呢,以前的衣裳必定小了。多給他裁些。嗯,挑顏色亮的給他。”
丫鬟倒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妥,笑道:“你又開始打扮他啦?!?br/>
從段錦還很小的時候,大小姐就很喜歡打扮他。小段錦常常一身靚麗衣衫,活似哪一房的小郎君似的。
只這三年里,大小姐身上有老堡主的孝,大家衣裳上都避開了不合適的顏色。今年大小姐也算是出孝了,這是又開始打扮起段錦了。
倒沒人覺得有什么。
丫鬟們手腳麻利地端了熱水進(jìn)來。
葉碎金快速擦洗了一番,換了干凈清爽的衣衫,趙景文進(jìn)來了:“娘子,三郎回來了?”
“嗯?!彼f,“我正要過去?!?br/>
趙景文笑道:“不急,你慢慢穿?!?br/>
他還幫她拿腰帶。
然后,待她穿戴整齊,果不其然,他又無比自然地跟在了她身邊。
葉碎金嘴角扯扯,沒有斥退他。
這輩子如果沒有葉家軍的支持,趙景文會走到哪一步呢?
有意思,想看看。
到了書房,段錦一身勁裝挺拔,已經(jīng)在那里候著了。見她來,他迎上前來稟報:“主人,四老爺和楊先生都到了?!?br/>
葉碎金點點頭,踏上臺階。
趙景文跟在她身后。走了兩步,詫異回頭,
段錦落后一步跟在了他后面,顯然是要跟著進(jìn)去。
趙景文盯著他。
若在從前,段錦便面帶微笑,恭謹(jǐn)又不回避地面對他。畢竟葉碎金不許人不尊重她的夫婿,即便他是個上門的贅婿。
但現(xiàn)在,段錦下意識地垂下眼回避了趙景文的目光。
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心虛。
只是,他肯定會跟著進(jìn)去就是了,這一點趙景文別想攔他。這是葉碎金親口交待他的——只要她沒說,他就要跟在她身邊。
趙景文詫異歸詫異,他雖不喜歡段錦,卻也知道段錦看似跳脫實際辦事可靠。若非如此,葉碎金也不會讓他做她貼身的從人。
書房議事,他敢跟進(jìn)來,必是葉碎金有什么明確的指示。
趙景文隨即收回目光轉(zhuǎn)回身去,跟著葉碎金邁過門檻,并沒有阻攔或者質(zhì)問段錦。
他自己心里明白,他硬跟著來其實才是真正沒有得葉碎金首肯的。
人底氣不足的時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過……他一邊走一邊想,葉碎金對段錦這小廝未免也太過寵信了。回頭找時間得勸勸她。
書房里,葉四叔、楊先生、葉三郎都到了,項達(dá)也在。
葉三郎把這一趟與杜金忠接觸的情況和在方城觀察到的情況先匯報與眾人,項達(dá)給他拾遺補漏。
葉碎金便對方城的情況大致了然了。
“所以是此處和此處?”她用細(xì)木桿在輿圖上點了兩下。
葉三郎覺得這細(xì)木桿還挺好用,比用手強,不遮擋旁人視線。他和項達(dá)都點頭:“對?!?br/>
細(xì)木桿又點了幾處:“那這里、這里、這里還有這里都沒有布防?”
葉碎金有點不能信。以她的眼光,這幾處都是守城必須布防的位置。
但葉三郎和項達(dá)很肯定:“沒有,我們特地繞了一圈走,細(xì)細(xì)看了,的確是沒有的。”
面對葉碎金的困惑,項達(dá)想了想說:“他應(yīng)該是沒有那么多人。再說了,方城小小地方,也沒人跟他爭,他也沒什么好防的?!?br/>
當(dāng)年方城那一戰(zhàn)的時候,葉碎金自己也還年輕,才是初次將兵書上的東西用到現(xiàn)實里,難免左支右絀地不少紕漏。雖則在那之后,她迅速地成長起來了,但她印象里,那一仗還挺吃力的。
如今她從十多年后重生回來,已經(jīng)身經(jīng)百戰(zhàn),再回頭看方城,直如一個篩子,渾身都是大大小小的窟窿眼。
“虧我還想智取……”葉碎金搓搓額角,“真是高看姓杜的了?!?br/>
葉三郎和杜金忠應(yīng)酬,項達(dá)找了好幾個故人敘舊,著實了解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前世他是最早跟了趙景文的幾個人之一,今生倒叫葉碎金認(rèn)識到,這個人其實機靈務(wù)實,且他當(dāng)年就不肯跟著杜金忠那些人落草,做人有底線。
仔細(xì)想想,若是無用的庸才,趙景文也不會拉攏了。
趙景文這個人最大的優(yōu)點,可不就是有眼光會識人,又敢于抓住機遇。
待方城的情況了解得差不多了,葉碎金對段錦說:“去,召集大家伙,半個時辰后議事堂碰頭?!?br/>
段錦飛快地去了。
葉碎金問楊先生:“我們現(xiàn)在能調(diào)動的人手有多少?”
葉家堡的部曲只有一小部分精銳完全脫產(chǎn),其他人都還要屯田。六月夏收的時候,人都散在田里了。眼下夏收完了,才能騰出人手來。
楊先生道:“在編的青壯一千二百人。若需要,年紀(jì)大些的湊一湊,能湊夠兩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