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土司沙源、普名聲、龍在田、吾必奎等效力甚多,他們利用此前“以夷制夷的”政策,積極為朝廷平叛,堂而皇之行吞并之舉。
既想獲取皇帝信任,又在擴充自己的實力。
這些土司的小心思,朱由校心里和明鏡似的,貴州兵備傅宗龍也瞧在眼里,上疏稱:
“沙、普等土司來日不可保證,時下看來,對奢、安幸災樂禍的心思實有,只是有鑒于奢、安,不敢復行叛亂之舉,率先發(fā)難?!?br/> “臣以為,為免再出現(xiàn)土司為禍西南,陛下當急早處置沙、普等土司,征討剿滅,或任以遼事。”
傅宗龍的意見,雖然并不怎么高明,但的確有其可取之處。
就現(xiàn)在而言,平叛剛剛?cè)?,沙源、普名聲還不敢造反,或許他們的心思,也沒有歷史上崇禎年間那樣強烈。
若是能為已用,無論單純消耗后金,還是真正感化,都能化解沙普崛起之憂。
于是,朱由校采納了傅宗龍的提議,在剛剛回到洛陽附近時,對沙源、普名聲下達了一道諭令。
以平叛有功為由,加封二人為土守備職銜,增賜本品官服一套,令其即刻起行,率沙普土司軍援助遼東,歸熊廷弼帳下。
一同接到諭令的,還有吾必奎、龍在田等土官。
他們接到此諭時如何反應,尚且不知,朱由校卻是一路向北,凱旋而歸。
親征大捷消息傳來,普天歡慶。
這大捷伴隨著的凄苦離散,只有朱由校和統(tǒng)兵的將校們知道,總之,每逢這個時候,民間總是熱鬧。
回京之前,朱由校在通州將三衛(wèi)兵馬遣返回故地行鎮(zhèn),面對隨軍陪伴自己的數(shù)萬將校,第一次,流露出了不舍。
皇帝的感情,眾人亦都深有同感,只是肅穆立于場中,靜靜等待那一刻的來臨。
朱由校緩緩掃視每一個面孔,想要將他們?nèi)慷加涀?,眼眸微動,當即借用重慶之圍,吟詩一首。
“孤城困守歲云徂,望斷援師淚欲枯。烽火連天云黯慘,血尸滿地肉模糊?!?br/> “為憐豢養(yǎng)垂三世,遑恤伶仃有數(shù)孤。力盡自分拋一死,昂藏寧肯負眾軀?”
“陛下…”
望著神態(tài)動容的皇帝,眾隨征將校紛紛淚目,自發(fā)伏跪一片,高聲道:
“大明有難,吾等為國,死而無悔?。 ?br/> 朱由校按著帝王劍,轉(zhuǎn)過身去,盡量用平靜地語氣,一字一句道:“回吧!”
“陛下——!”
孫宏基、李世基兩將對視一眼,再度狠狠看了一眼這個背影,上馬揮手喝道:
“隨我回去駐防!”
隨即,便是轟隆隆,漸行漸遠的腳步聲。
當朱由校再度回首,方才人滿為患的場地中,只剩下了一萬余的勇衛(wèi)營將士。
人數(shù)雖然也不少,但與之前相比,卻顯得極為空蕩。
這時,旌旗被強風吹得獵獵作響,朱由校見了,也是嘆口氣,獨自走回營中。
……
朱由校早想到自己治下的民間,好好看看。
忽然興起,遂留勇衛(wèi)營駐于通州,帶著王朝輔及幾個身手不錯的錦衣衛(wèi),去了沉甸甸的盔甲,喬裝進入京師。
正陽門集市本就是熱鬧之處,近日傳來皇帝親征大捷的消息,市井之間,口口相傳,又出現(xiàn)了許多江南行商,更顯繁華。
這天集市最外,忽然出現(xiàn)了一名俊俏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