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呼——吸——”
一停一頓,方圓十里河域的水氣一停一頓,不停地放收著。一明一暗,河底深處的水草叢中的水光一明一暗不停閃爍著。淡淡的呼吸聲有著奇特的韻律,似心臟跳動,又似天地律動,淡淡的,若有如無。
水草叢中,一條琉璃玉白色的鯉魚正棲身在水草之間,魚尾無意識地擺動,水色流光透過鱗片若隱若現(xiàn),襯得整片水域一片瓦藍。
忽然,藍光大作,一道道耀眼的水色光華透鱗而出,琉璃玉白色的鱗片忽然染上了一層水藍色的光澤,原本只有腳掌大小的寒鯉真身驟然變大,足足長到一臂之長,才堪堪停止。兩側(cè)的魚鰭也如柳樹抽條一般,轉(zhuǎn)眼間已超過了魚身的二分之一,遠遠一看,整體魚身如琉璃雕琢,煞是好看。
如今,李牧魚原身上的鯉魚影子已漸漸淡化,琉璃水藍色的鱗片,線條修長的魚身,雙鰭如翼,魚尾如扇,水氣纏繞,真身之姿已遠超從前。
“呼——吸——呼——吸——”
濃郁的水氣聚攏在李牧魚的魚身之上,一吸,水氣內(nèi)斂,李牧魚化為人軀;一吐,水氣外散,李牧魚還原為寒鯉真身。一吸一吐之間,節(jié)奏平穩(wěn),不快不慢,依著這天地間的收放之妙,李牧魚的身體巧妙的維持著一種平衡之道。
河域之外,一片漆黑。太陽落山之后,整個半棄域便籠罩在一層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之中,萬物沉寂,生機消弭。
半棄域內(nèi),四季不明,一年之內(nèi),無風無雨、無雪無霜。晝時,日精強烈,半棄域便可反射外界日光入內(nèi),模擬白日;夜時,月華輕柔,因濃霧阻擋,連一絲太陰月光都無法進入這半棄域內(nèi)。因此,每到夜時,這半棄域便如真正的棄域一般,死氣沉沉,萬物生靈無法存活。
河域之底,無盡的黑暗之中唯有一道水色藍光閃爍其中,忽明忽暗,忽大忽小。水色藍光之內(nèi),李牧魚的寒鯉之身慢慢化出人形,突然人形消退又變回了寒鯉,沒有了動靜。大量的水氣從魚嘴中進入,再流入腹中,被腹內(nèi)一滴晶瑩剔透的水珠吸收殆盡。
“呼——吸——呼——吸——”
輕輕的呼吸聲,若有若無的律動,伴著忽明忽暗的水光,極靜之中蘊藏極動,為這片死寂注入了唯一的生機。
第一日,寒鯉沒有變化,天地間淺淺淡淡的呼吸聲依舊若有若無。
第二日,依舊如此。
第三日、第四日......第三百六十五日、第三百六十六日......
有晝無夜,綠洲群木生機漸散,生了靈智的先天靈根也依舊苦苦支撐,一生一死,只在朝夕之間。
明明有了希望,卻又開始漸漸絕望。先天靈根本能的吸收著綠洲群木提供的生機,剛剛生出靈智的它,沒了靈氣的補給,便再也無法行那反哺之事,唯有守著那一絲生機,在這三百多個日日夜夜里,不斷地等待......等待......
其實,以它的靈智早已經(jīng)忘記了等待的初衷是什么,可它的本能卻時時刻刻地提醒著它,它要活著,它一定要活到那個人來了為止,它要等著那個會給它吃的,給他們吃的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