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忙結(jié)束,胖子張超和他的同學們也已完成了“支援”,在吃完了一頓新收的麥飯后,一行人浩浩蕩蕩回了城。而自殺未遂的張俊,也稍稍好了些,只是再沒有以前開朗,變得有些沉默了。日子總是往前走的,姜斌除了不時的找張俊聊聊天,又恢復了上課、復習的生活節(jié)奏。
復習總不是那么容易的,特別是理化部分,那些公式、定理、法則、數(shù)量關(guān)系等等,經(jīng)常搞的頭疼,但想要改變身份的愿望又像鋼鐵一樣堅硬。
姜斌苦苦鉆研,不懂就問身邊的同事,甚至在公社教師開教研會的時候,也不放過難得的機會,好不容易將新的內(nèi)容弄明白了,卻因為做題太少,缺乏經(jīng)驗,遇到習題就犯迷糊,進而抓狂,搔頭揪發(fā)。抓狂一會兒,還要讓自己冷靜下來,從以往學會的知識中尋找鑰匙,打開前行的大門。
學了一章又一章,學了一本又一本。難熬的夏夜,姜斌更是全力以赴,在家里一邊與炎熱和蚊蟲搏斗,一邊與公式和定理糾纏。重新學習幾十年前的東西,不是那么容易,姜斌也只是個普通人,幾次將課本摔到一旁,心想,太難學了,太受罪了。
轉(zhuǎn)念又想,大學哪能輕易就進去呢,前世能考上大學,不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嘛,再說想要更高的起點,更要比別人付出百倍的努力。如果不想待在農(nóng)村,繼續(xù)領(lǐng)著18塊錢工資,想讓自己吃上真正的國庫糧,兜里揣上糧票,就死心塌地往前拱、往前爬吧!
日子過得總是飛快,沒幾天,就進入了七月份,暑假不期而至,在叮囑完孩子們禁止戲水,注意安全后,姜斌也開始了暑假生活。教師的暑假生活,除了偶爾的教研學習會,就是學校值班,相對社員們干不完的農(nóng)活來說,是比較輕松的。
本以為就在這樣的日子中度過暑假,卻由于一封來信起了些許波瀾。走了一個多月的毛桃,已經(jīng)安穩(wěn)的吃上了運輸公司的“國庫糧”,目前正在他老爹的車上實習,來回也是跑了好幾趟的徽京,日子過的有滋有味。這次來信,不僅講述了最近的“美好”生活,還特意提到了以前聊過的蝦皮,讓姜斌起了心思。
70年代,農(nóng)村的情況有些糟糕,農(nóng)民要交公糧,干活時要掙工分,有的時候一個工分也就是一兩分錢。有本事的就會去搞一些副業(yè),這都是偷偷的搞,一旦被發(fā)現(xiàn)是要被“批斗”的。副業(yè)很多,有的是磨剪子磨菜刀,有的時要飯做面漿,還有一批人去做買賣。這些買賣并非今天的生意,比如買賣個葵花子,兌換個錢幣糧票等等。當然,這些買賣是要躲避城市里的民警和民兵的,不然是會被拘留的,搞副業(yè)的風險還是比較高的。
因此,不是走投無路,壓力很大的情況下,是不可能走這條高風險的“副業(yè)”之路。不過,毛桃信封中的隨附介紹信,才是真正讓姜斌心動的地方,也不知是他從哪兒搞來的。介紹信來自徽京六合的一個叫“利民”的供銷社,內(nèi)容倒也簡單:利民供銷社近期需要采購一批蝦皮,用于徽京六合地區(qū)銷售,請貴方提供協(xié)助,詳細信息請與來人詳談。內(nèi)容簡單模糊,可操作空間極大,關(guān)鍵是瞬間將副業(yè)的風險降到了最低。
毛桃信的后半部分交待的倒也清楚,如果有意,每周二、六日,上午十點,沂河口大橋拿貨,價錢一塊六一斤,同等價值糧票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