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朱姓明明是尊貴的皇室,可是蕭姓確是壓在他們朱姓頭上的大山,永生永世都抬不起。
這一代又一代。
大周朝的人民都忘了有一個朱姓皇室,人人都只知道有個蕭姓攝政王。
不僅如此,因為朱姓皇室長期被架空,這朱姓的龍子龍孫們,看見蕭姓攝政王猶如耗子見了貓一樣,都會嚇的腳下發(fā)軟,逃的比誰都快。
聰明的朱姓人會向攝政王請辭遠(yuǎn)去藩地。
可至始至終,歷朝歷代的朱姓男人除了朱玉榮被蕭姓攝政王賜了藩地,并且遠(yuǎn)離京都來到這窮苦深寒的北地,其他朱姓男人都被軟禁在那皇宮里。
至于那些所謂的朱姓公主,蕭姓根本就不會碰也不會娶,一代一代都是和大周朝四周國度聯(lián)姻,是政治的犧牲品。
.......
想到這里,朱玉容感覺,莫不是那個攝政王知道自己是女子,才會如此允許自己遠(yuǎn)離藩地,知道自己耍不出什么鬼花樣嗎?
至于這個原主和自己有著一字之差的朱玉榮,因為被攝政王放到藩地上,這就猶如脫韁的野馬沒了拘束。
朱玉榮之前在京都被壓迫的太過沒地位,這來到藩地,山高皇帝遠(yuǎn),誰也管不著,他又是北地百姓的天,權(quán)利的膨脹讓她橫征暴斂,驕奢無道。
朱玉榮收刮民脂,手段殘暴,但凡有服她者,一概處斬,加上朱玉榮又聽信藩地奸臣,縱容奸臣壓榨百姓,原本北地就貧瘠困苦,因為朱玉榮昏庸殘暴,導(dǎo)致北地百姓越發(fā)民不聊生,這朱玉榮來到北地不過三年,這北地的百姓凍死餓死的不知道有多少。
一些北地良臣看不下去,就上奏奏書攝政王,望攝政王垂憐北地百姓,主持公道,把朱玉榮召回京都去,可攝政王只用了一句話就打發(fā)了北地所有臣民心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