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三槐是真的有些擔(dān)心,二百兩變一千兩,誰敢應(yīng)下這樣的事情來,也就是自家小閨女初生牛犢吧!
“蘭兒,你要是真把這二百兩銀子用到該用的地方,爹也就不說啥的,可你現(xiàn)在卻說想要拿這筆錢,買下這個禿山包和大水泡子?!?br/>
“你這個決定爹肯定是不支持的,禿山包地薄不產(chǎn)糧,水泡子也沒什么出產(chǎn),你買來有什么用???”
對于小閨女這種把銀子丟在水里聽響的行為,楊三槐很是不贊同,“這都是些沒人要的東西,擱在手里能干嘛?”
“你若是想要種個菜呀啥的,爹幫你刨一塊地就是了,不用買,就是刨地也是白刨的,沒有收成,以前不少人試過了,完全就是白搭工?!?br/>
看到爹爹是真的不贊成自已的想法,而且是非常的不贊成,并沒有像平日里那樣,就算是沒有多支持,也會順著自已的心意。
這也是楊心蘭第一回切實地體會到,原來以前爹爹的不計較,爹爹的隨心意,只是因為自已沒有觸碰到爹爹的底線而已。
多出些力氣,小打小鬧的折騰一下,爹爹也就無所謂支持或是反對,還能讓自已高興,何樂而不為呢?那爹爹愛護女兒的一片心意。
而這一次顯然不是,太多的銀子讓爹爹的立場變得堅定了,做為楊家的大家長,他知道這么大筆的銀錢,若是打了水漂,對楊家將會是多大的打擊,他不敢冒險了。
楊心蘭也就知道,這一次要說服爹爹,可沒有往日里那么容易,她要有理有據(jù)地讓爹爹信服自已的觀點,才有可能讓構(gòu)想變?yōu)楝F(xiàn)實。
可這兩處的開發(fā)都不是會是一天兩天就能見成效的,自已就算說了打算,爹爹也不見得能聽得明白,那不如從他感興趣的方向著手說服他吧。
“爹,既然有不少的人試過在這里種地,就說明還是有少人惦記著這個小山包呢,只是沒有想出開發(fā)的門路,所以最后才閑置了下來?!?br/>
“你相信我,爹,我已經(jīng)有了大致的思路,并有足夠的信心把這兩處都開發(fā)出來,讓它們變成聚寶盆。”
“只是,閑著的時候是沒人稀罕了,可如果咱們一旦干成了,那就會有很多人眼熱,就會有很多人來跟咱們爭搶了,你說對吧?”
“到了那個時候,咱們手里也沒個佐證,麻煩可就大了,沒盡力氣開發(fā)出來的寶地,最后被誰得了還不一定呢?!?br/>
“所以,爹爹,咱們得未雨綢繆啊,趁著這地方看著還不值什么錢,先把地方買下來,之后再開發(fā),這樣才保準(zhǔn)么,你說是不是?”
想來,爹爹應(yīng)該會擔(dān)心事情成了之后,如果有人覬覦自家的成果該怎么辦?楊心蘭就是打算先畫個大餅,然后讓爹爹舍不得失去,或許這樣他就愿意支持自已了。
而聽了小閨女的這些話,楊三槐也重新開始認(rèn)真地琢磨著事情的可行性,只是眼前的這兩處地界,讓他有些為難。
雖然對于蘭兒的話,有些詞兒他聽得不是十分的明白,但他知道自家閨女是很堅持的想要把這兩處買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