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對仕途毫無興趣?騙鬼去吧!底下同樣跪著的以魏藻德為首的眾大臣心中誹謗著。
“豎子!據(jù)聞當時火銃響處距離匪首至少二十丈,超出我大明火銃的擊殺距離,朕很好奇你是如何在如此遠距離殺死匪首?”
崇禎對劉鴻漸所說之事并未做答復也沒發(fā)火,只是平淡的問出心中的疑惑,他在這大位上呆了十多年,什么樣的陣勢沒見過?
“哈,原來皇上疑惑這個,咱大明的火銃嘛,二十丈的距離準頭自然是不行的!只不過……”劉鴻漸大致估摸了一下,二十丈約為現(xiàn)代時的60多米。
“只不過我的火銃是經過改良的,二十丈自然不在話下!”
劉鴻漸語出驚人卻毫不自知,明代火器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一直以來也是各種問題困擾著火器的發(fā)展,射程和精準度就是最大的問題。
如果經過改良能大大增加火銃的殺傷距離,明軍的整體戰(zhàn)力將會大大加強,再次面對農民軍和后金軍時,勝算也會大些,這對大明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好消息。
“哦?敢問你的火銃能打多遠?”魏藻德曾任過兵部尚書,當然知道火銃的具體情況,不由得以為劉鴻漸是在吹牛。
“嗯,讓我算算!嗯……打個兩三百丈應該不成問題吧”akm最大殺傷距離是多遠他還真不太清楚,但估摸著打1000米總還是可以的吧。
“啥?”所有了解火銃的大臣一起向劉鴻漸行注目禮,二十丈到二三百丈,什么叫口出狂言,什么叫大言不慚,在眾大臣眼里,劉鴻漸的腦袋上就頂著這四個大字。
有的文官不懂火銃,便拉著身邊眼熟的武官同志問東問西,也有的本來就知道內情的,對身邊不明白的得意的講解著,朝堂上的竊竊私語突然變成了菜市場似的,最后當所有官員都知道火銃不可能打那么遠時,菜市場一下子又變成了鬧市。
“皇上,此人胡言亂語,我朝的火銃不可能打那么遠!”
“是啊皇上,我看這小子分明就是想借機榨取錢財,皇上應治他個欺君之罪!”
“稟告皇上,我聽說這小子前幾日剛被雷劈過,是個不祥之人,定會給我大明帶來災禍!皇上不可不防呀!”
眼見著群臣激憤,貓在后面的言官梅仁德跳了出來,為了向魏藻德表明立場,趕忙把自己以為的殺手锏捧了出來。
他家就住劉鴻漸家斜對門,話說那天晚上梅仁德正好在茅廁蹲坑,一記驚雷嚇的梅大人差點掉茅坑里。
想著好好的天氣怎么還打起了雷,趕忙提起褲子出門,就看到劉鴻漸躺在地上,身上還冒著煙。
梅仁德喊完,朝堂立馬就安靜了,被雷劈雖說不上聞所未聞,但被雷劈了還沒事就真的是前無古人了,所有大臣又集體向劉鴻漸行了注目禮,似乎在看怪物一樣。
崇禎本來是挺看重劉鴻漸的,甚至大部分大臣都反對,他也沒怎么在意,他本來就是這么個人,自己認準的人認定的事兒很少有人能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