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荃在皇室家宴中不幸遇難,雖給眾太醫(yī)強吊著一口氣,卻是人事不省,穎王妃暗中連絡宮中,請里邊幫忙調(diào)查,還真就找到這么一個人。
聽楚大生講訴他在御花園的所見所聞,游云淚決如河,心中爆起騰騰火焰,欲將文嬌與高耕武焚燒成灰。
她強自平復心情,問楚大生道:“這可是你親眼所見?”
干瘦如柴的楚大生十八九歲年紀,是名打點花草的御苑監(jiān)少監(jiān),因家里窮困,很小便進了宮,因沒什么門路,是以一直在御花園里司職,這次給王皇后身邊的李明禮公公覓到,逼以性命誘以前途,這才跪在游云身前講訴高荃遇難那夜的驚變。
“回娘娘,奴才當時正在附近花叢內(nèi)出……方便,聽到池邊響動便抬頭望去,正瞅著小公主被扔到水中,別的不敢說,太子與文皇貴妃的模樣奴才還是認得的?!?br/> “你確定在夜里沒有認錯人?”
“那晚月亮亮的很,拿本書都能看清字,奴才決計看不錯!”
游云柳眉倒豎,逼問道:“我要你指天發(fā)誓,你所言沒有半句虛假!”
楚大生從未見過女子有如此彪悍顏色,心頭一憷有些畏縮,但轉(zhuǎn)念想到日后的諸般榮華富貴,況且事情卻是親眼所見,便斬釘截鐵道:“奴才所言若有半分虛假,甘愿三世為奴!”
宦官身體有所缺失,最忌諱之事莫過于此,他既以“三世為奴”立下重誓,此事斷無偽造。
游云逝去淚痕,對一旁李明禮道:“既如此,還望李公公多多保全楚公公?!?br/> 李明禮是伺候王皇后的老太監(jiān),若非生性寬仁,兼之做事謹小慎微,他早在后宮暗斗中淪為墊腳石了。王皇后一登后位,李明禮也榮寵大盛,地位僅次于侍候皇帝的掌印太監(jiān)齊留。李明禮性雖寬仁,但并不遲鈍,他早已看出太子穎王龍虎相爭之勢,明哲保身雖為上策,但他一向不滿太子所作所為,兼之對穎王十分賞識,是以通過穎王妃入宮探望王皇后這條線搭上了穎王的大船。
“娘娘折煞老奴了,這些都是老奴應盡的責任,何以過謙!”李明禮轉(zhuǎn)向楚大生,“楚公公明辨是非,以后必為后宮梁柱,不過如今還要委屈一段時間。咱家馬上會找個小罪名安在你頭上,把你發(fā)配到祖陵掃塔,過些日子等風頭停歇了,我再把你調(diào)回宮內(nèi),留在皇后手下做事,你看如何?”
楚大生是聰明人,當下扣頭謝恩,轉(zhuǎn)身離去。
楚大生走后,游云方對李明禮姍姍行禮,慌得李明禮連忙跪倒攙扶,“娘娘這是做什么?是要老奴的老命么?”
游云道:“感承公公幫荃兒找到兇手,經(jīng)此一事,穎王再無理由躊躇不前,舉事迫在眉睫,宮里還要勞煩公公多多周轉(zhuǎn)!”
李明禮道:“娘娘哪里話來,這不是拿老奴當外人么,皇后娘娘最疼穎王,老奴幫王爺不就是在幫自家人么。娘娘放心,只叫有老奴在,宮里一應消息隨時送到王府,只是外邊的事情實在幫不上什么忙,王爺王妃還要謹慎行事??!”
游云再謝李明禮,繞出側(cè)殿,向王皇后道了別,徑直回返王府。一進府,左右便上前稟報,言道王爺不久前接到上諭,圣上在勾凸山及遠行宮突發(fā)急病,召諸皇子入山侍候,王爺留話叫王妃“便宜行事”。
游云對夫君要行何事一點即明,當下著人去弘經(jīng)館請姚遠戒與李復光,自己先到長女閨中探望。
暖室內(nèi)炭香隱隱、風鈴叮叮,但喚不醒沉睡中的嬌兒,游云輕撫高荃臉頰,心中一面急切地盼望繆成請醫(yī)速歸,一面暗下決心定要誅殺高耕武文嬌為女兒報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