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余東來和王阿菊從鎮(zhèn)上回來就進了余劉氏的屋子,“娘,弟妹之前來說的手套我看鎮(zhèn)上有人戴著,好像價格還不便宜,所以也買了布和棉花來?!?br/> 余劉氏一看大兒子和大兒媳這樣就明白了,之前老二家的來說這個趁著新鮮做了賣錢,因為之前沒見手套覺得沒人要,沒聽,現(xiàn)在看到人家賣的價錢好又來眼饞了。
“那就現(xiàn)在開始做,之前老二媳婦都開口了,做了也沒事?!庇鄤⑹险f道。
“娘,我想著去趟弟妹那兒跟他說一聲;當家的也想去問問二弟,這做恭桶需不需要給搭把手?!?br/> 余劉氏一聽這話,臉有點不好看了,“老二是一貫做木工的,就指著這個賺點錢。小偉明年還要去考秀才,不賺點錢怎么行?念書是這么好供的。他做的恭桶不漏水,那是他的訣竅,告訴了你們,他還怎么賺錢?”
余東來不好意思地低著頭,“娘說的是,是兒子想左了,別聽這婆娘胡說?!?br/> 余劉氏一聽這話臉色就放晴了,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這個兒子沒有老二聰明,但勝在老實,有什么說什么,錯了就認,是個好的。這老大媳婦什么都好,就是眼皮子有點淺。
“娘知道,家里不太好過,但是兄弟情最重要。如果你們這樣去說,老二沒準會同意,但是心里總會介意的。小偉明年就去考秀才,如果中了,這對我們老余家都有好處,你們不要太眼皮子淺了,要想得長遠些,要好好對待老二家,我也是想著你們都好的?!?br/> 王阿菊聽完婆婆的話就懂了,這姜還是老的辣,不然可能就和二弟家有隔閡了,“娘,您說的對,是兒媳眼皮子淺了?!?br/> 接下來的幾天倒是沒再下雪,但天氣是真冷了。
余何氏領著兒媳還有兔兔在房里忙著做針線,余青梅就在旁邊指手畫腳的給意見:“直接在頭繩上繡花樣子就很好看了,這樣可以不加這些小墜物?!眲⒒ù汤C最好,就在棉布和絲綢上繡花草、蝴蝶等。
這天晚飯后,余老頭說了明天要去鎮(zhèn)上賣恭桶,“這幾天沒下雪,積雪化得也差不多了,路好走?!?br/> “當家的,明天我和老大媳婦也一起去,把這幾天做的手套和頭繩賣了,順便買一部分年貨,再半個多月就要過年了。”
“也好,是要準備了。”余老頭點頭說道。
余何氏和劉花、余萍把這些日子的成品分類整理,帶掛飾的頭繩制作較為方便,還有兔兔的加入,共有棉布的三十根、絲綢的二十根;刺繡的費功夫,只有絲綢的三根、棉布的兩根。
手套這批是露指和露指加蓋帽的,這種全新的樣式肯定更好賣。粗布棉花露指,開兩個口的制作方便,足有二十副;粗布棉花露指,開五個口的十副;粗布棉花露指,開兩個口,加蓋帽的十五副;粗布棉花露指,開五個口,加蓋帽的十副。
棉布棉花露指,開兩個口的,十副;棉布棉花露指,開五個口的五副;棉布棉花露指,開兩個口,加蓋帽的十副;棉布棉花露指,開五個口,加蓋帽的五副。
余青梅看著一火忼的手套頭繩,驚得眼睛、小嘴都成“o”型,“娘,怎么有這么多?!?br/> 余何氏愛憐的看了旁邊站的劉花和余萍,“你這兩個嫂嫂的眼圈都黑了,不知道熬了幾個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