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一大早,宿山打車來到店里的時候,張紅桃已經早早就到了,車子上該整理的東西也都整理好了,就等著宿山這個車主過來提車了。
啪一聲關上車門,宿山說道:“幫我找兩人把車子開回家,錢的事情好商量”。
張紅桃笑道:“不用找人,我開一輛,你自己開一輛,別和我說你不會開車啊?”
“開車我到是會,不過我沒有國內駕照啊”宿山笑道。
張紅桃道:“沒有駕照就把你抓進去蹲著是了,也就幾天時間”。
宿山一想樂了,于是拉開了車門,坐到了車子上這才想起來,然后推開了車門問道:“那你要不要上去和你們老總請個假什么的?”
張紅桃輕聲道:“放心吧,我和他說過了,他說沒有問題”。
說的同時向宿山做了一個手勢,宿山明白自己的那瓶酒昨晚已經被張紅桃送給了經理,于是便笑了笑不再說話。
“那我在前面走,你跟著,你要是知道路的話那我跟你走”張紅桃道。
宿山回道:“你前面,我哪里知道什么路!”
于是兩人一人開著一輛車,向著鄉(xiāng)下的縣城駛去,市里離著縣城也就四十多公里的樣子,現(xiàn)在路又好走了,直接上高速半個多小時就到了縣城,下了高速過了運河大橋就到了縣城的中心。
宿山一進了縣城就好奇的東張西望,說真話,雖然四年前回來過,但是現(xiàn)在再來依舊覺得變化太大了,大到了對于自己的家鄉(xiāng)有點陌生感。
童年的記憶幾乎都不存在了,以前在這邊的電信大樓,服裝商場等等地方的足跡印像,嘩的一下子,隨著這些陌生的新大樓代替掉了老建筑,似乎童年也隨著那些老建筑慢慢消失了。
按下了車窗,聽到外面人群里傳來的鄉(xiāng)音。當耳邊充斥著原本覺得土氣的鄉(xiāng)音,宿山這才感覺到,自己是到了老家了,回到了生育撫育了自己的故鄉(xiāng),陌生而又透著熟悉的故鄉(xiāng)。
車子到了縣中地的大轉盤,一路向西,快到了城鄉(xiāng)結合處,便到了宿山的家,宿山的父母十年前購置了一套平房小院。
當快到小院門口的時候,宿山發(fā)現(xiàn)門口居然圍了一群人。
張紅桃把車子停到了路邊,然后走到了后面宿山的車旁輕輕的敲了一下窗戶。
“到了?”宿山看了一下四周,和上次回來的時候不一樣了,以前兩車道的路換成了雙向六車道的寬大馬路,兩邊的平房不見了最少兩排,原來對面的小平戶現(xiàn)在變成了糧庫,還有現(xiàn)代化的小區(qū),一棟棟的高樓撥地而起,差點要遮住馬路的陽光。
“到了,那不是你家么,不過今天好像有人和你家吵架,你姐夫在門口呢……”張紅桃說道。
宿山一頭霧水下了車子,仔細看了一下,發(fā)現(xiàn)果然,自家的姐夫正站在大門口和什么人說著,表情十分激動。
走上前幾步,宿山站到了人群的外面,便聽到里面有一個中年男人的聲音響了起來。
“這地你憑什么說要回去就要回去?那是五爺給我的,你算哪根蔥哪根蒜?……”說話的人罵罵咧咧的嘴里不干不凈的。
宿山的姐夫顧長峰冷哼一聲:“給你的,老爺子現(xiàn)在有兒子有孫子,你又算得哪門子蔥哪門蒜?怎么著讓你這十來年每年撿著便宜地種,一粒糧食都看不到,現(xiàn)在要收回地,你到是跳起來了,良心被狗給吃了?……”。
“什么你家的地?這都是黨的地,你哪來的地,口口聲聲說是你們家的……”。
“是黨的地,那你家的地種上了麥子我可以去割嘍,因為你家也不是你的地!也是黨的地……”。
聽了一下宿山便明白了,這位占了自家爺爺田的人也不算是別人,正是自家的堂哥,這位的爺爺和宿山的爺爺是親兄弟,老爺子去世的時候因家里也沒有人在老家生活,于是便把自己名下的兩畝多地給了這位種。
原本說好了地給你臨時種著,每年地稅什么的也都是他交,以前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后來國家補貼農業(yè),每畝地都有補貼,這位就起了壞心眼子,不光是把地給種了還把這補貼的錢也拿了。
拿著拿著見宿山家沒人提這事,這位就覺得理直氣壯了,真的以為那地就是他的了,動了占地的心思。
宿山的母親前一段時間去縣里把土地證給辦了下來,這才知道每年有農業(yè)補貼。因為辦了證,那么土地的補貼就自然而然的打到了宿山母親的賬上,這一下子被宿山的堂哥知道了,那便不得了啦,于是就有了現(xiàn)在宿山看到的這一幕:死不要臉的兄弟幾個,上門來要這個錢,口口聲聲的說這錢要給他們,不光這錢要給土地小本子也要換成他的名字。
這個事情很明了,人家就是欺負宿山的父母兒子不在身邊,或者說欺負你家兄弟姐妹少。人家還憑借著自家的兄弟揣上公家碗,現(xiàn)在的鄉(xiāng)里是個干部了。
別以為這事兒在農村少見,這事古往今來都是常見的很。
更別以為農民勤勞質樸,那大多數(shù)都是書本上的修飾詞匯,善良這個東西是分人的,并不分出身、年齡,職業(yè)。真的到農村去看看,你就會明白現(xiàn)在農村人很多都是啥樣的。別地宿山不知道,老家那一片,放高利貸成風,騙的都是自家的親戚,人情味已經淡薄到了極點。
宿山聽到了這里,小火苗子蹭的一下子升起來了。
宿山生氣不怒反笑,笑瞇瞇的轉回到了車里,掀開了車后備廂開始翻了起來。
原本宿山準備找車子的三角架,也就是車子壞了放在后面路上的警示牌,以前那玩意兒是結實的塑料制品還有點份量,但是現(xiàn)在全都換成了折疊的了,跟個扇子一樣跟本揍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