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郡國學(xué)博士徐藻祖籍徐州東莞郡,東莞徐氏乃儒學(xué)世家,尤擅經(jīng)學(xué)和音韻學(xué),五十年前因永嘉之亂,徐藻之父徐澄之與同鄉(xiāng)藏琨率領(lǐng)本族宗親和鄉(xiāng)鄰一千余人南下渡江,遷居京口,徐藻便是在京口出生的,徐藻自幼好學(xué),博覽經(jīng)籍,對《孝經(jīng)》、《莊子》和音韻學(xué)研究甚深,又能說一口純正的洛陽官話,只因不是士族高門,不得朝廷重用,先為都水使者,后任吳郡國學(xué)博士,江左士族子弟多從其學(xué)“洛生詠”。
????徐藻并不住在吳郡城內(nèi),而是在西郊獅子山下小鏡湖畔結(jié)廬教學(xué),草堂十余間,每日三講,每次半個時辰,上午講聲韻和洛生詠、下午講《孝經(jīng)》、夜里講《莊子》,其余時間由學(xué)生互相辯難。
????學(xué)生都是住在吳郡城里的,早來晚歸,而徐藻并不管學(xué)生的飯食,由他們自帶湯餅,夏季還好,冬天飯菜冰涼,實在是難受,有錢的豪門大族總舍不得讓子弟吃苦,吳郡高門陸氏、朱氏、薛氏,還有會稽大姓虞氏、賀氏,以及鄰近郡縣的士族都有子弟在這里求學(xué),這些大族在小鏡湖對岸蓋起一幢幢小木屋方便子弟飲食休息,這些小木屋簡潔雅致,比湖那邊的徐氏草堂氣派得多。
????除了江東士族子弟,還有不少寒門學(xué)子也來此向徐藻博士求教,南人、北人都有,徐藻本著先圣“有教無類”的宗旨,對每個求學(xué)者只提一個問題,答得合意的就允許其入室聽講,并不收束脩之禮,可任意選擇聽《莊子》、《孝經(jīng)》、或者聲韻之學(xué),學(xué)生來去自由,絕不約束,徐氏學(xué)堂這種自由的風(fēng)氣很受學(xué)子們歡迎。
????陳操之、劉尚值一行是在九月二十九日午后到達(dá)吳郡的,在城西的“三香客?!弊∠拢稳赵缙?,沐浴更衣,帶上束脩贄見之禮,請客棧的一個小伙計帶路,前往徐氏學(xué)堂。
????侍婢阿嬌也要跟去,因為劉尚值的兩個仆人都跟去了,冉盛、來德也要去,留著油光水嫩的阿嬌一個人在客棧劉尚值也不放心,便又帶著一起去拜師,叮囑說等下到了學(xué)堂只許呆在車上,莫要讓人看見。
????劉尚值看到冉盛在翻白眼,有些尷尬地沖陳操之苦笑,低聲道:“悔不該帶她來此,真是麻煩?!?br/>
????陳操之毫不同情他,大袖輕擺,木屐清脆,自顧大步向前。
????劉尚值緊緊跟上,說道:“子重,真沒想到你腳力這么健,這一路從錢唐來你都是步行,害得我也只好跟著你一起練腳力?!?br/>
????陳操之微笑道:“我可沒有強(qiáng)你與我步行,你可以和阿嬌坐車?!?br/>
????劉尚值訕笑道:“我只是贊你看似瘦弱,其實筋骨強(qiáng)健,這應(yīng)該是經(jīng)常往返寶石山練出來的吧——對了子重,你有葛稚川先生的薦書,我可沒有,聽說要入徐氏學(xué)堂之門先要接受徐博士的提問,而且提的問題各不相同,子重,你說我若是回答不上來那可如何是好?”
????陳操之道:“乘興而來,答不對題而返,有阿嬌作伴,又何憾焉!”
????劉尚值老臉一紅,瞪起菱形眼假作生氣道:“子重取笑我,我絕不與你甘休,快快幫我想個對策?!?br/>
????陳操之笑道:“我又不能預(yù)知徐博士出的何題,如何幫得了你!這樣吧,我不出示葛師的薦書,與你一道答題,這可算是同甘共苦了吧?”
????劉尚值想了想,又道:“若你過了關(guān)而我沒過關(guān),那又如何是好?”
????陳操之道:“辦法也不是沒有——”
????劉尚值喜道:“有何辦法,快講快講。”
????陳操之道:“就是答不上來也不要緊,前漢匡衡鑿壁偷光夜讀書,你也可以趴在草堂窗外聽徐博士講經(jīng),這都是風(fēng)雅事,徐博士應(yīng)該不會趕你走?!?br/>
????劉尚值哭笑不得,牛車?yán)锏陌陕牭搅?,“格格格”的在笑?br/>
????吳郡城就是古蘇州,小橋流水、湖泊如星,出西門四、五里,一路都是傍著溪流走,遙見一山橫亙,狀如臥獅,山腳下是明鏡般的一汪湖水。
????“三香店”的伙計指點道:“那便是獅子山,徐博士的學(xué)堂就在山下的小鏡湖北岸,兩位郎君沿這條松石路再走三里便到。”
????伙計討了賞錢便回去了,陳操之、劉尚值繼續(xù)前行,但見黃葉紛飛、衰草侵道,一派深秋景象,而小鏡湖的水卻明凈清澈,四周都是常綠樹木,湖水常年染著綠,似有濃濃的春意化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