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自己的爺奶蘇倚晴還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說!爺爺是那種事事都躲在奶奶后面,有事就拿奶奶頂包的那種人,這種人擱現(xiàn)在那就是媽寶男,只不過這寶貝他的對象是他自己的媳婦兒而已,他也就是生活在太平盛世里,如果這盛世但凡有一點變動你看他是不是那拋妻棄子的典范!說白了那就是自私自利,只能共富貴不能共赴難!所以你看這蘇家鬧出了多少出戲,結果呢主角兒永遠是自己那腦回路清淺的奶奶,她爺爺呢就躲在奶奶背后享受成果!不說了,蘇宅日常說出來都是累!累心累腦累人,不過這樣也好有族老和里正他們壓制著晾他爺爺奶奶也翻不出天來!
現(xiàn)在呢,吃喝不愁了,但是要想真正的崛起,在這個時代還真得去讀書,你看他家二伯,因為要讀書就要這一家人拼死拼活的種地干活掙錢養(yǎng)著他,關鍵是大家還沒有怨言??!為什么呢當然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觀念作祟??!不過在這個年代里還真得只有這么一件事情可以使全家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事情!因為萬一成了那可就是雞犬升天的大事件了,那是連祖宗都跟著光榮的!所以這蘇小姑娘就開始琢磨了,自家的那個二伯雖然對他印象不深,但是也知道他苦讀二十幾年還只是有個秀才的名頭,而自己的哥哥弟弟年紀都還小,是記憶力最好接受東西最快的時候,如果他們去讀書學院有夫子,家里有她這個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在,可不是比一般的家庭更加有成功的幾率!所以蘇小姑娘決定供自己哥哥弟弟去學堂,而自家姐姐還有她本人呢就讓自己哥哥弟弟散學回來后來負責把自己所學的東西全部教給自己和姐姐,這樣姐姐既學到了知識還能幫助哥哥弟弟加深記憶。說不定自己家到時候還能出一個舉人老爺呢,想想這事兒就覺得靠譜。嗯,不行,抽空得讓李掌柜的給打聽打聽找個好一點的私塾去讀!
蘇小姑娘確定了自家以后的走向,自家哥哥弟弟讀書,姐姐識字,她呢就負責賺錢養(yǎng)家,自己那對包子爹娘呢就安享晚年。還有那對極品爺奶如果老實本分那就該有的養(yǎng)老錢一分不差的給,說不定給的還會多些,但是如果還想插手四房這邊,或者沒事就折騰一下那就不好意思了咱也不慣著!至于那什么伯伯伯娘之類的,就好好活著吧!
蘇小姑娘也是個心大的主兒,這啥都沒有的時候就安排好以后幾十年的事情了,真的是,哎!不好說!好了,不好說咱就不說,現(xiàn)在看看這蘇倚晴閑下來會去干點啥,畢竟現(xiàn)在養(yǎng)家不是很重要了,家里每天都會有進賬,沖喜的那家銀子已經夠還的了(當然不包括蘇小姑娘賣菜方的銀子,那個可是不能漏財?shù)模。?,還就是這宅基地的銀子了,這不是她又在鎮(zhèn)上給自己村子里接了個大活嗎!她想著這青磚肯定不能再做的這么的糙了,于是就想著畫一些花呀竹呀啥的,這不是城里人都稀罕這些個東西嗎,于是乎小姑娘又做了樣板出來給燒青磚的哥哥,讓他們照著這個樣子去做磚,如果實在做不出來的話,那只能自己去做現(xiàn)場指導了,不過還好,再給了圖樣之后的三天差不多的樣子,這新式青磚就出窯了你還別說還真的是那么一回事兒,等里正他們忙完之前的人家,回來看看族老們都給接了哪里的活的時候,一眼就看中這新燒制的青磚,這個愛不釋手??!而蘇小姑娘也是建議用新青磚去給李老板家起火炕,于是這鎮(zhèn)上的起火炕活計也就真正的啟動了,也是這第一家的火炕帶動了整個蘇家莊的火炕生意!這不因為實在是掙錢那之前許多觀望等著笑話的人就著急了,開始找里正和族老們說好話想參與進來!族老們也是稍微的難為了一下他們就同意了,畢竟是生意太好,連軸轉不過來了,于是一隊分成三隊,由老人帶新人這樣的新舊組合,雖然活會慢下來,但是人家就增上去了,包括燒青磚那塊也是分了好幾隊人在干,當然規(guī)矩那是不能少的,雖然這中間也是有那不好的,但是里正說了,按照計件分工錢,(就是一人一個坑,你不干就進行不下去,那你就拿不到工錢還得拖累別人)所以那些想偷懶混錢的人還真的會待不下去,因為一次兩次這樣時間長了大伙就都不和你搭伙,那你就掙不到錢!如此這般火炕隊的生意倒是一直紅紅火火的沒個停歇!不過大家也都掙錢了不是。因為火炕是個新興的事物,而且對于這個相對偏西北的地方那真的是太實用了所以火炕隊很忙,非常的忙,而且青磚的花樣得到了有錢人家的認可也都紛紛買蘇家屯自己產的青磚,這樣一來這錢可不就嘩嘩的流向蘇家屯人們的口袋了了嗎!因為太忙了,而且又是農閑時刻,所以本來應該貓冬的蘇家屯人卻因為火炕的盛行開始了發(fā)家致富之路而這手藝的傳承之人蘇小姑娘卻不用出門就能在家數(shù)錢,因為每天里正都會把當天掙到的錢分給大家以此來鼓勵大家使勁兒干活掙錢,相對而言蘇家四房拿到的錢會相對多些,因為村子里會留出他們家的方子錢,還有蘇老爹和大哥蘇靖軒的工錢,他倆能干啊,因為自己家里還欠著的錢,所以他們不敢放松任何一個時候。所以因為干活多勤快他爺倆每次拿回來的錢都會比別人相對的多些,所以即使沒有蘇小丫頭賣菜方子,他們四房也會很快的把那銀子還上的!這不就蘇倚晴自家娘親手里的銀子就快十兩了,沖喜那銀子,老實娘咬咬牙就先給還上了,因為家里有李老板送的吃食,所以家里的開銷基本以零計數(shù)的,再有就是慢慢攢這宅基地的銀子了,估計年前村子里在忙一些就能掙錢還上了,也不是這起火炕多掙錢,其實他們家再起一個火炕里就拿四份錢,蘇家老四以及他大兒子的工錢,還有起炕的分紅利以及青磚的分紅利,這四份錢看著不多,但是擱不住每天都有進賬?。≡僬呷ユ?zhèn)上起火炕青磚賣的貴,起火炕相對于村里也是貴上不少的,而大家基本都是熟手的,一般一家一天半的時間就能把火炕起好,然后留一兩個人做后面的收尾,其余的人就趕往下一家開始起火炕,這樣人工就被充分利用起來了!當然這也是蘇倚晴出的主意,但是也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的,一開始也是有人不同意的,只不過蘇倚晴喜歡用事實說話,她把自己父親和哥哥待的那一隊人員分工合作,結果比大家在一起省時省力還速度快。錢誰不想掙,看到能受益更快這法子也就沿用了下去。這不收益就都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