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皇爺爺。皇爺爺,今天孫兒是來求一道旨意的,請皇爺爺批準?!敝煺盎鹕砼艿街扉ε喿嗾碌挠钢?,一臉無賴的說道。
“哦,難得你開口來求爺爺,先說說什么事情,容爺爺我考慮一下?!敝扉β犃酥煺盎脑捴?,抬起頭來,放下手中的筆,往后靠了一下,整個人靠在了御椅之上。
原來朱瞻基昨天接到京城屬下的信件,來信的人正是柳掌柜。作為皇孫的朱瞻基有很多自己的產業(yè)需要打理,畢竟在大義名分還沒定下來之前,他的身份也只是皇太孫而已,而柳掌柜就是負責給朱瞻基打理一些產業(yè)的臺前人物。
本來朱瞻基對這些瑣事并不上心,畢竟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他鐵定是大明未來的皇帝,從朱棣對他的態(tài)度上就能看出來。他所要關心學習的就是帝王之術,如何治國理政、駕馭百官、平衡朝局、行軍布陣。
對于名下產業(yè)發(fā)展如何,柳掌柜出面管理這些產業(yè),只需一年兩次向他稟報一下即可,他很少花精力過問。從來不打擾他的柳掌柜,居然派人快馬送來了一封信,言明必須皇太孫親啟,朱瞻基還以為出了什么大事呢,打開信件一看,就來了興趣。
柳掌柜將秦睿對大明缺少燃料導致經濟發(fā)展不起來的分析,一一向朱瞻基稟明,并說了秦睿有一種“無間地獄火”,準備教授給柳掌柜等七家人,而這無間地獄火燃燒,根本不需要秸稈、煤炭、木柴等助燃物,憑空而來。
朱瞻基這人天生聰慧、活潑好動,聽到有這等神奇之事,就想親自前往涿州看個究竟,順便看看秦睿這位奇人。
“一個小小的薪柴,居然能讓我大明無法發(fā)展?”聽了朱瞻基的描述之后,朱棣站起身來,在殿中踱起步來。
作為皇帝,朱棣整天管理的都是大事,從來不會關心這種小事,無非也就是冬季的時候,皇帝出于恩賞,會賞某某大臣碳百斤,以示恩寵。
但朱棣看了柳掌柜的書信之后,也不得不承認,從邏輯上來看,一點瑕疵也沒有,要制鹽、制鐵、燒磚、燒窯就需要大量的燃料,煤、碳、柴不夠,就只能燒秸稈,秸稈都去燒火了,牛馬就沒有飼料了。
“皇爺爺,您讓我去涿州看看,看看這無間地獄火,看看這奇人,怎么樣?”嬉皮笑臉的朱瞻基,心思就在沼氣池和秦睿身上,對于秦睿的分析,他倒沒有過多的去考慮,不像朱棣那樣能夠敏銳的抓住有用的信息,到底是年輕,經驗不足。
“瞻基,你對信中薪柴不足,影響大明發(fā)展有什么看法?”朱棣想以此為契機,考較一下朱瞻基,畢竟這是朱棣心目中大明未來的掌舵者,需要多加歷練。
一聽朱棣出的題目,朱瞻基立即恢復正形,心中知道,這是皇帝對自己的考較,于是沿著柳掌柜的來信中的思路,結合自己看到的一些奏折奏章,開始盤算起來。
“皇爺爺,信中所言之事,確實存在。以我大明江南之地來說,煤礦不多并且開采耗費很大,運輸不便,即便運輸方便,耗費也很大,成本就會很高;而薪碳主要在杭州、湖州兩地生產,再運到其他地方售賣,數(shù)量也不是很多。普通百姓之家,只能以秸稈或者蘆葦作為燃料,燒水做飯。一些用燃料的大戶,比如制鹽、鐵、燒磚、瓷,的確存在缺少燃料的情況,但像秸稈、蘆葦、木柴一類的燃料,一年兩季都會有,而且源源不斷,所以信中所言之事,孫兒覺得有所夸張。”朱瞻基居然能快速的組織信息,還分析的頭頭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