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笨笨的問題代表了很多群友的疑問,所以丁旭修正了前兩天的觀點,認為要根據(jù)技術和個性來操作。
????對有短線技術的,敢于冒險的,且有把握空倉后留著資金的,可以先賣掉包鋼稀土,等待包鋼稀土的慣性下跌結束,等股價跌到6元左右的低位再撿回來。
????而像笨笨這種股民,基本上不懂炒股技術,在割肉后也不能堅持空倉,這段時間則建議繼續(xù)采取死捂方式,鎖倉不看盤,靜待大盤和包子反轉。
????盟友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丁旭:“同意奇跡的觀點。從技術指標上來分析,包子的短線確實不妙,還會有慣性下跌。但從中長線來看,包子已基本見底,有閑錢的群友,過兩天就可以去抄底了。有技術的可以做短線降低成本,沒技術的就死捂不動?!?br/>
????車牌則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丁旭:“技術指標這東西還有用嗎?至少對包子是沒用的!從63塊跌下來,每次都有人說超跌了,要反彈了,最后還不是跌到了七塊?”
????丁旭苦笑了一聲,說道:“車牌你太偏激了,技術指標還是有參考價值的!”
????車牌追問道:“有什么價值?”
????“不想當韭菜的話,你就得有主見!而炒股技術可以幫你作出決斷,不至于盲從?!倍⌒駸o奈地嘆了口氣。
????之所以會有這么多新股民成為韭菜,是因為很多新股民把股票當成了彩票,把買股票當成了下注,認為炒股技術是沒用的,能否賺錢全憑運氣。哪怕出現(xiàn)了虧損,他們也始終認為這種下注辦法是有效的。
????他們還堅信,只要自己還有本金和運氣,就總有翻身的機會,正所謂有賭未為輸!
????炒股,是最容易學會的賺錢方法,也是最難學會的賺錢方法。
????說容易,是因為只需要往賬號里存入資金,花一兩分鐘買入一只股票,運氣好的話,就開始賺錢了。
????說難,是因為很多人炒了十多年股,依然是嚴重虧損,離盈利還有很遠的路程。
????曾有新股民問老股民:“炒股聽股評家的能賺錢嗎?”
????老股民回答:“不一定有用,很多股評家是騙人的?!?br/>
????新股民又問:“那憑小道消息和內幕呢?”
????老股民回答:“也不一定有用,有時反而是莊家布下的陷阱。”
????新股民再問:“那買業(yè)績好的績優(yōu)股、藍籌股呢?”
????老股民嘆氣:“銀行股都是藍籌股,很多人買了之后卻一直虧錢。在中國股市里,業(yè)績是不能決定股價的,虧損股往往漲得更好?!?br/>
????新股民最后問道:“那靠技術指標能賺錢嗎?”
????老股民實話實說:“技術指標有時準有時不準,有時有用,有時害人。”
????新股民于是得出了最后的結論:“這也不靠譜,那也靠不住,說明炒股就同如賭大小,都是50%概率,要么漲,要么跌,反正要靠運氣,所以根本不用研究什么技術指標和基本面、消息面?!?br/>
????這種新老股民之間的對話,幾乎每天都在發(fā)生。
????而很多場對話的結果,是新股民認為炒股不需要技術,不需要過多地分析,只需要運氣。
????一些老股民天天研究技術指標,最后卻虧得一塌糊涂;一些賣菜的大媽只是憑直覺買入股票,之后便賺了大錢,收益遠超專業(yè)人士……這些故事為新股民的“技術無用論”添上了絕妙的注腳,被新股民們津津樂道。
????這種“技術無用”的結論流行開來之后,就導致新股民不愿意深入學習技術,也不習慣于在買股前獨立思考,全靠別人推薦或憑自己的靈感買入股票,之后就被迅速套牢,成為了主力眼中可愛的韭菜小伙或韭菜姑娘。
????而在丁旭看來,技術流是試圖找到一種致富的科學方法,出發(fā)點是對頭的。只是世界上沒有絕對可靠的技術分析方法,因為所有技術指標都是有一定缺陷的,而且技術指標是無法對付“騙線”之類的手段的——只要主力愿意拿出資金來做,不管什么樣的技術指標,主力都能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