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帶著幾個太子六率的士兵騎馬馳騁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
今日一早,魏征就接到了太子的教令,讓他巡視長安周邊百姓的秋收情況。
這是一個苦差事,可是魏征欣喜地接受了。少年時經(jīng)歷過的饑荒深深地銘刻在他的骨子里,哪怕現(xiàn)在并不缺衣少食,他也決不允許家人鋪張浪費。
饑餓是人類最不應該擁有的感覺!
魏征仍舊記得自己第一次吃飽飯時說的話。
作為李建成得力的手下之一,他卻并沒有獲罪,反而成了御史言官的頭頭。
幾道懇求朝廷減免賦稅、節(jié)約鋪張浪費的奏折都得到了李世民的詳細批閱。第二天就接連下達了幾道減免賦稅,與民生息的命令。
體恤黎民百姓的皇帝必定是一個好皇帝,跟著李世民也不是什么壞事!
魏征這樣對自己說。
今年的雨水不錯,就連幾處高地旱田看起來收成都不錯。魏征帶著笑意走進了一個偏僻的村子,想要看看這里的百姓過的怎么樣。
很奇怪,從進了村子口就沒有看到人,再深入一些,村子里面的幾處破房處擠滿了人,有幾個村民正在和泥有幾個村民正在抬石板。
看來這些村民們是在蓋房子。
魏征脫下外袍,卷起袖子,長安周邊巡視得已經(jīng)差不多了,現(xiàn)在日頭還高,既然遇見了,怎么也要搭把手才是。
幫著村民和泥、幫著村民鋸木頭。當一身狼狽的魏征走進露天的屋內(nèi)時,卻發(fā)現(xiàn)了兩個他做夢也不敢相信在這里的人-李泰、李恪。
“既然不是熱傳遞,又該是什么原因呢?師父說這個道理跟熱傳遞很是相似,深究起來卻高深的多。既然是相似,就斷不是相同。哎呀……愁人!”
李泰煩躁地揪著頭發(fā),對魏征的到來毫不知情。
李恪發(fā)現(xiàn)了來人,雖然不認識,可是看他雖然滿身狼狽,可是穿著官靴,想來是一個官位不低的,底層的縣令的官靴除了一些重要場合以外,是舍不得穿的。
于是拱手行禮問道:“不知是哪位大人?”
魏征認真還了一禮:“老夫御史臺魏征,奉太子教令巡視鄉(xiāng)里。不知二位世子在這里是?”
李恪驕傲道:“是我?guī)煾概晌覀儊淼?,百姓屋舍簡陋,若遇嚴寒極易得病,所以師父就讓我們帶人在一些貧寒的地方給孤寡老人蓋房子,冬季不遠,雖然不能家家都照顧到,可是把房子蓋的大些,讓孤寡老人住在一起將就一下還是可以的?!?br/> 魏征立刻對李恪的師父肅然起敬:“卻不知令師是哪位大儒?”
“大儒?”李恪奇怪地看了魏征一眼:“我?guī)煾甘翘煜聵菢侵?。?br/> “天下樓樓主?”
這個回答令魏征非常詫異,天下樓之名他也有耳聞,五貫一壺之酒,十貫一碟之肴。如此之地可以說是富人的炫富場所,魏征每次路過天下樓都會吐一口唾沫。卻不想天下樓竟然會出資救濟百姓。
仔細想想,天下樓處處透著“窮人勿進”的風格,這樣的行為,也算是一種溫和的殺富濟貧。
回想起自己以前的作為,魏征不由得臉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