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了決定,余飛便開始思考起來,地仙界神仙顯圣,妖魔縱橫。
這是大不幸,但也是大辛,此界物資極度豐富,土地肥沃的不像話,并沒有其他世界的吃飯問題。
畢竟只要修煉到天仙便可開辟洞天,金仙便能開辟小世界,太乙更是能凌空造物,大羅自然不必說了心想事成,全知全能只是基本操作。
但就是如此,人族還生活的如此艱難,說白了,仙神要氣運要信仰,妖怪更沒什么好說的,你人吃牲畜,我吃人,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兒。
而仙神世界其實也和俗世沒什么不同,世人皆以為成仙之后,便會淡泊明志,其實不然,不至大羅,修道人的欲望其實比凡人更加炙熱,凡人想的不過是一日三餐,最多也就是王朝爭霸。
而修道之人的欲望卻是大道,即便是修成了大羅證就了盤古,同樣還是有欲望,有的是為了更進一步,有的是為了自己的理想。
如果真沒了欲望,大家自己開辟世界,自己稱王稱霸不是更好,何必都窩在地仙界,即便真身不在的,也要留個小號看著。
像三皇五帝這些人族先賢的欲望便是,人族始終為諸天主宰,而像三清祖師這些盤古則是想的人人皆大羅,開辟真正的大同世界。
這些大羅盤古們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三皇五帝為了人族氣運主動卸下天帝之位,自囚于火云洞。
而眾多盤古們則是不斷的開辟多元宇宙,減緩無量量劫的到來,讓洪荒之時只是寥寥無幾的先天神靈化為如今的三千大羅,化為如今的諸天萬界。
這些大羅盤古的追求已經(jīng)不是大羅之下的能夠理解了,大愛既無情,無情才是大愛。
人族是生靈,螻蟻是生靈,妖族亦是生靈。
雖有好惡,卻不會刻意去壓制一族而抬高一族,這就是那些大羅們的視角,看的不是外形,而是真靈本我。
只要是一道真靈,便是一個生靈,外在并不重要。
這是大羅的視角,卻不是余飛的視角,出生人族,便決定了余飛所想乃是從自身種族和階級出發(fā),既然你敢吃人,那我便敢殺你。
想通了這些,才能分清楚誰是朋友,誰是敵人。
便在余飛沉思之時,一道光華,極速掠來,看到站在云間的余飛和袁天罡和下方已經(jīng)成了碎尸的坐騎后,微微一禮,笑道:
“兩位道友請了,不知小畜何處得罪,竟然落得如此下場。”
來人是個面目清秀的青年道人,看著有禮,但說話之時,卻絲毫沒有將余飛和袁天罡放在眼中。
余飛沒有去看那道人,只是輕聲問道:
“這畜牲吃人,道友可知否。”
這年輕道人微微一笑。
“只為一些螻蟻,你竟然敢殺我坐騎?”
余飛微微一扯道袍,點了點頭。
“看來是知道了?!?br/>
話音才落,只見余飛消失原地,瞬間來到這道人身前,只是微微遞出一拳,道人瞬間被打的五臟破碎,脊柱斷折,狠狠的砸在山巔。
年輕道人憑著背景,誰人不是對其巴結(jié)討好,哪里見過余飛這等一言不合便自出手的兇人。
也是其倒霉,余飛本就被袁天罡拉著走了數(shù)萬里看了不少慘劇,心中憋悶的很,這年輕道人自己又不知機,硬湊了上來,他不倒霉誰倒霉。
年輕道人看到余飛還罷休,沖天而下道履沖著自己面門而來,連忙放出父親武德星君所賜的星光鎖打向余飛,口中連忙喝道:
“賊道,你可知我是誰,你敢殺我,諸天萬界都沒你容身之地。”
一腳將星光鎖踢飛,余飛連話都懶得回,一腳直下,好不留力,在年輕道人驚恐的眼神之中,將其腦袋狠狠的踏入地底,元神被踏散,整個山峰都被這一腳踏的塌陷了半座,年輕道人自然死的不能再死了。
余飛一震道袍將血漬震飛,輕聲道:
“貧道管你是誰,敢和貧道講背景?你不知道貧道乃是三清嫡傳嗎?”
袁天罡也自云間飛下,來到余飛身旁輕聲喊了一聲“陛下。”
余飛輕嘆了一聲,低聲道:
“知道了,大帥先回長安吧,貧道心有所感,要在此閉關(guān)一段時間。”
袁天罡點了點頭,身為臣子提點一句便可,既然余飛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失態(tài),袁天罡便不再說,只是有些奇怪余飛為何突然要閉關(guān),不過如今袁天罡已經(jīng)將謀劃中最重要的一個難關(guān)搞定,心中甚是舒坦,也不會去追問,當(dāng)下朝余飛告辭一聲后,便朝著長安而去。
至于余飛則是攝來土石將那年輕道人掩埋,便看著西方的落日陷入了沉思。
已經(jīng)想清楚以后要面對的敵人是誰,余飛自然要提前謀算,仙道對于悟性和緣分實在太過看重,即便在如今如仙界無樣的地仙界,能夠修煉之人始終還是少數(shù)中的少數(shù),數(shù)萬人也不一定有一個能成就仙道的,更別說修煉到更高境界。
沒有武力傍身,對面這些高高在上的仙神,又有何勇氣能夠反抗呢?
如今唯一的辦法,便是重開一道,將修煉難度降低下去,不說人人能夠修煉,至少也讓大部分人能夠有些成就,這才能積蓄力量在關(guān)鍵時刻露出獠牙。
看著西方即將落下的金烏,余飛擺開拳架緩緩的打了起來,正是余飛連得最多的基礎(chǔ)拳法,或者說的大道筑基拳法。
這一次打拳沒有以往的飄然若仙,反而顯得有些笨拙,一招一式打的極為緩慢,三兩招過后,便要停下來思考片刻,又重新重頭開始演練。
余飛要為眾生再開一道。
便在余飛在這無名山巔練拳之時,大羅三天之一的上清禹余天中,靈寶大道君突然睜眼,臉上有笑意,口中吐出一字“善”。
......
卻說袁天罡回到長安之時,楊戩和哪吒已經(jīng)離開,楊戩固然滿心歡喜,卻是讓曹承宣頗有些摸不著頭腦,來時氣勢洶洶,結(jié)果斗法不像斗法,反倒像是在傳授自己武道一般。
袁天罡不但數(shù)算驚天,乃是大羅以下有數(shù)的人物,而知道的也比眾人多的多,自然不會擔(dān)心同為三清真?zhèn)鞯臈顟斓热苏娴膩碚冶娙藢こ稹?br/>
休看這一道紀(jì)玉虛宮壓了截教一頭,但以往的道紀(jì)之中,玉虛宮不知道敗了多少次呢,不然也不會只是勝了一次,便傳的諸天皆知,且如今天庭之中闡截二教相處的還行,大家都是聯(lián)合起來壓制天帝的,這是立場問題。
將余飛閉關(guān)的事和眾人說了一聲之后,袁天罡便離開了。
數(shù)日之后,水陸大會正式結(jié)束,金蟬子轉(zhuǎn)世的唐玄奘大放光彩,以佛理駁倒眾方,一時之間風(fēng)光無限,由唐皇御駕親自接著前往太極宮超度涇河龍王的冤魂。
在超度了涇河龍王之后,由觀自在菩薩所化的老僧出現(xiàn)點醒了唐玄奘,唐玄奘向唐皇請辭要去西天取得救助世人的大乘佛法,唐玄奘以自身精堪的佛法渡過了第一個謗佛之劫后,西游正式開始。
也不知道李世民發(fā)的什么瘋,明明忍了老君為祖宗,卻放下身段與唐玄奘結(jié)為兄弟,去示好佛門,以后武周之劫,恐怕也有如今埋下的禍根。
道家佛門雖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連如今的教主都是當(dāng)初靈寶天尊的弟子多寶道人,但其實兩家理念相沖極大,道家講究的自修自悟,勤修自身,而以前的佛門講究的修來世,好好供奉佛祖,入了西天極樂之后由佛陀帶著你一起超脫。
兩家思想簡直水火不容,這才有了道祖西出函谷關(guān),多寶道人化為多寶如來,釋迦摩尼,闡教慈航道人等由道人佛,便是要撅了佛門的根基。
這也是為何多寶道人轉(zhuǎn)生喬達摩,名悉達多時,才一出生便指天畫地口中吐出“唯我獨尊”。
這個唯我獨尊告訴的是世人,人人皆可成佛,你自己便是佛,這是一場驚天大變革,只是準(zhǔn)提佛母和接引如來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改革教義,還將教主之位拱手讓給了釋迦摩尼。
本來要另立一教將佛門徹底擊垮的謀算便就此流產(chǎn),而接過佛門教主的釋迦摩尼,不得不接收以前的上古佛教,這便將讓全新出世的教義胎死腹中。
如今佛祖雖然是佛門最高領(lǐng)導(dǎo)人,但其下彌勒佛,藥師佛等等都是以往的上古佛門之人,彌勒佛更是三世佛之一的未來佛,乃是未來佛門注定的佛祖。
故而如今佛門便成了兩派,以佛祖等由道入佛的改革派,和原本上古佛門以彌勒的保守派,就等著釋迦摩尼涅槃回歸道門之后,便接手所有成果,佛門依舊還是佛門。
佛組一定要在當(dāng)世將“唯我獨尊”的理念取代原本的佛門思想,這不但關(guān)乎佛道之爭,也關(guān)乎自身的道途,能不能有指望成就盤古全在這一遭,故而佛組這才弄出了這個西游。
一來是剪出彌勒等人的羽翼,讓其慢慢等著當(dāng)未來佛,最好的等到無量量劫,二來也是傳播改造后的獨有思想“唯我獨尊”。
本來一切都很順利,真要成了,以后道佛合流也不是事兒,佛組也能由此定下下一道紀(jì)的佛門教主之位,有了成就盤古的指望。
只是天帝卻和上古佛門勾結(jié),故意讓天庭威嚴(yán)大失,讓以后佛道全部并入天庭,重現(xiàn)五方五帝治世的謀劃徹底落空,天帝也因此被道祖等諸多盤古大羅們徹底封印,這一個道紀(jì)想再出來蹦跶基本是沒有機會了。
月余之后,唐玄奘正式踏上了西游取經(jīng)之路,就在唐玄奘出了長安不久。
道家宗師李淳風(fēng)推薦好友袁天罡入朝。
李世民與袁天罡想談三日之后,立刻拜袁天罡為國師,掌管大唐一切宗教事宜。
而袁天罡的謀劃也正式開始了,接著國師身份,一個神秘的組織不良人也重現(xiàn)出現(xiàn)在了大唐境內(nèi)。
袁天罡廣收奇人異士,聚攏在其麾下,設(shè)置天罡三十六校尉,一些以前李世民不方便做的事,便全交給了不良人,袁天罡也更加得到了信任。
這個世界的李世民自從地府走過一遭之后,心中便一直有一根刺,其降下身段討好佛門也有些這方面的原因,便是想著死后能得些優(yōu)待。
如今身旁又有袁天罡這個鬼才之后,心中便起了妄念,袁天罡不但智謀頂尖,數(shù)算也是一道祖師,連制藥煉丹也是極為拿手。
也不知道李世民從哪里找來了一本上古殘卷,上面記錄了一些房中術(shù),說乃是黃帝陛下所傳下,李世民便信以為真,內(nèi)教袁天罡幫你煉丹,外讓不良人挑選良家女子。
大唐貞觀十四年,不良人選秀女入宮,十五歲的的武媚娘入宮,被賜為才人。
袁天罡更得信任,不良人的勢力越發(fā)廣大,不過短短三年,便已經(jīng)遍布大唐上下。
李淳風(fēng)已經(jīng)后悔推薦這個風(fēng)采卓然的好友了。
曹承宣等人,自袁天罡來過之后,便離開了金仙觀,由女帝帶著眾人來到華山,重立了天河道場。
而楊戩回了灌江口之后,便擺下祭壇開始推算曹承宣到底是不是自己大哥楊蛟轉(zhuǎn)世,結(jié)果楊戩推算了萬世,皆沒有看到曹承宣與楊蛟有絲毫聯(lián)系,每一世都頗為平凡,并沒有什么突出之處。
但楊戩何等智慧,一眼便發(fā)覺了不對,這萬世太過普通了,如此一個普通到極點的人,憑著什么能遇到截教流落在外的嫡傳弟子,還因緣巧合入了門下,不過短短數(shù)十年便修成了大神通,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孫猴子能在短短數(shù)十年成就太乙,那是因為其本身有補天功德,又受了數(shù)個元會的天地造化,還被指定成了佛門護法,這才能一飛沖天,曹承宣如此普通的前世,卻在今生攪動風(fēng)云,在地仙界也就不說了,大神太多,曹承宣修為太低,只是稍稍露出了點鋒芒。
但在另一個世界,即便不是攪動大劫的主角,也是相差不多的,如果真是平凡人,其何德何能?只是因為拜了一個好祖師?
故而楊戩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有大能遮掩了曹承宣的因果。
而且別的地方不去,偏偏去了三妹所在的九華山附近,楊戩已經(jīng)確定這就是大哥楊蛟的轉(zhuǎn)世,即便當(dāng)初師父玉鼎真人,告訴自己大哥和父親連真靈都被打滅,但楊戩還是相信心中的感應(yīng),這就是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