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府內(nèi),沈萬三故意停頓,留了個懸念,引來了不少人的好奇。
“沈老爺你就別賣關(guān)子了,大家都等著呢!”白白胖胖的淮安商人朱千伸出肥手撓了撓頭,焦急地問道。
雖說封賞升官的影響不小,但畢竟和專于經(jīng)商理財?shù)纳藤Z和大地主們關(guān)系不大。
沈萬三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說道,“在座的各位有經(jīng)商的兄臺,應(yīng)該都曉得,這年頭咱們的銀子可不好掙啊。那狗娘養(yǎng)的元廷拿銀票當紙發(fā),拿著八斤寶鈔還換不了一斤米。”
“況且稅吏兇惡貪婪,山賊橫行肆虐,大家都只能靠銅錢和碎銀結(jié)賬,不僅容易被敲詐勒索,而且極其不便,想必各位都深有體會?!?br/> 沈萬三還未說完,底下的商賈士紳便已是群情激憤,感同身受。
“是??!上個月俺從揚州進了一批布,那龜兒子稅官,硬說要將俺的布匹獻給狗皇帝,就用把一大疊寶鈔塞到俺懷里,愣是明搶走了俺的布?!?br/> “那天俺的茶葉本來都要大賣了,元廷愣是不讓俺開店,后來才知道是那個千戶的親戚要賣茶葉賣不出去了,就強行關(guān)了所有城內(nèi)的茶行一整個月……”
“就是啊,太他媽過分了……”
“咳咳!”沈萬三輕咳兩聲,底下的士紳商賈頓時安靜下來。
即使沈萬三一個充其量只是一個有錢的商賈,那也要看是誰的老丈人啊。
生活在江浙誰的面子都可以不給,但臺上高坐的那位,面子是一定要給足的。
“沈某也是一介商賈之流,諸位的艱難我深有同感,所以我連夜冥思苦想數(shù)日,總算想出了一個還算尚可的辦法。”
“沈老爺快快請講!”幾個商賈豪紳來了興致。
“如今商道之難,無非出自于兩方面。一,是銀票數(shù)量變幻無常,狗娘養(yǎng)的朝廷無信無義,濫發(fā)紙幣;二,是世道不太平,元妖橫行,惡霸叢生?!?br/> 沈萬三繼續(xù)面向眾人道:“我知道大家心中亦有憤慨,可時局如此。單憑一家一戶實在難以改變。與其獨自苦苦支撐,不如在場的諸位聯(lián)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商會。”
“聯(lián)合組成商會?”眾人疑問。
“沒錯!”張士誠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咱們在場的各位士紳商賈家中也都有些余財,若是將大家的銀兩都匯聚到一起,咱們在蘇北特別發(fā)行一種不同于至元寶鈔的銀票,不依靠元廷,而是以商會中的銀兩作為保證,用于市場流通,定能一本萬利,日進斗金?!?br/> “張大人話雖如此,這個主意好是好,可是俺們……”
許多商賈的臉上都露出疑惑和難以信任之色,當初元廷建國之初以紙幣流通,雖說有一段短暫的繁榮,但一旦財政危機就只會靠著濫發(fā)紙幣度日。
一朝之間,無數(shù)商人積攢數(shù)年甚至一輩子的財富化為烏有,這也使得商人對于紙幣有極強的戒備之心。
官商勾結(jié)自古皆有,也難怪他們有防范之心。
見眾人反應(yīng)不大,早有準備的沈萬三緊接著說道。
“我曉得,大家肯定是當心,害怕自己辛苦掙來的銀子被商會濫發(fā)銀票而吞掉。我深深理解大家的想法。這樣,無論諸位最后出多少銀兩投入商會,沈家和張大人都可以付出同樣數(shù)量的銀錢用于發(fā)行銀票,若是有濫發(fā)之舉,我沈家和張大人第一個虧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