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消息的魯若麟不敢怠慢,這些人才對他相當重要,在無法招納文人士子的情況下,這些人是他壯大基礎(chǔ)的重要本錢,容不得半點閃失。
所以這次魯若麟要親自前往松江府運送人員,并嘗試招收工匠、落魄文人和流民孤兒。特別是要吸納女子,白翎島性別比例嚴重失調(diào),青壯多而女子少,島上又禁止開設(shè)青樓,時間長了會引發(fā)社會問題,盡快促成島民組建家庭就成了當務(wù)之急。
通過這段時間的交易,白翎島為松江徐家?guī)砹瞬环频睦麧?,魯若麟已?jīng)取得了松江徐家的部分信任,視為比較可靠的商業(yè)伙伴。
加上白翎島的實際情況近乎于獨立的小軍閥,而且通過徐青松的情報,了解到魯若麟手下還有一股不弱的軍隊,起碼有近2000人的家丁隊伍,這樣的實力已經(jīng)不是徐家可以隨意拿捏的了。
負責徐家生意往來的是三房的徐文遠,對于這次魯若麟來松江,徐家是比較重視的,徐文遠親自到自家碼頭迎接,給足了面子。要知道一般的生意伙伴,徐家的管事們出面就足夠。
在徐青松的引薦下雙方會面的氣氛十分融洽。對于徐家這個合作伙伴魯若麟也是非常重視的,這次就帶了不少遼東特產(chǎn)作為禮品。上好的虎皮、熊皮、貂皮,百年的老山參等令徐文遠很是滿意。
徐文遠對魯若麟是十分好奇的,徐家手底下也不是沒有幾支關(guān)系比較親密的海上豪客,用來做一些明面上不方便的事情。這些豪客們基本都是一些亡命之徒,好勇斗狠,粗鄙不堪。除了幾次敲打的時候徐文遠私下見過他們幾次,其他時候都是由府里的管事在與他們溝通和控制。
這些豪客們有徐家做靠山就不懼水師的圍剿,物資上也有保障,打劫來的貨物也方便出手,沒有徐家的支持他們很難在附近海域立足。
東南沿海一帶有很多豪門巨戶都豢養(yǎng)著這樣的打手,在保證自身利益的同時打擊競爭對手。主要的目標則是那些也想在海貿(mào)上分杯羹的小門小戶和獨立船只,達到壟斷貿(mào)易的目的。
對于這些豪客們徐家從來都是高高在上的主子,用的順手就用,不聽話了就換一批,心底里是瞧不上這些粗貨的。
但是從徐青松反饋回來的消息看,魯若麟與那些人是完全不同的。雖然都是在海上討生活,魯若麟不靠打劫維持生存,主要的來源是經(jīng)商,而且有自己的生存基地,更是得到了朝鮮王廷的認可,已經(jīng)可以認定為一方勢力了。
更難得的是聽說他把自己的地盤經(jīng)營的頗為富庶,活人無數(shù)。還自己辦學培養(yǎng)文人,雖然都是請的些青樓女子當先生,實在可笑。但是也可以看出魯若麟胸有大志,不容小覷。
好在魯若麟的地盤遠在朝鮮,與徐家沒有利害沖突,否則是斷然容不下這樣的草莽英雄。
親眼見到魯若麟本人后徐文遠更加確定了之前的判斷。
魯若麟身材魁梧,皮膚偏黑,但是沒有匪氣,一身妥帖的衣服,身上收拾的干凈利索,頗有英武之氣。更主要的是氣質(zhì),見多了武夫裝斯文時丑態(tài)的徐文遠,在魯若麟身上看到的是自信、昂揚、不卑不亢,談吐也是沉穩(wěn)老練,應(yīng)對得體,令人如沐春風。
權(quán)貴人家的精英子弟看人還是很有一套的,徐文遠覺得對魯若麟的重視還應(yīng)該調(diào)高一些。魯若麟絕非池中之物,一遇風云就不知道會有什么造化了。
徐家雖然是龐然大物,在江南根基深厚,但是大也有大的難處,族中各種厲害關(guān)系也是錯綜復(fù)雜,想要做一點改變都會面臨各種阻礙。現(xiàn)在世道已經(jīng)亂了,不是沒有人目光長遠看到危機,只是腐朽的豪門已經(jīng)習慣了躺在大明的身體上吸血,想要他們主動做出改變是千難萬難的。
相反魯若麟這樣新興的勢力就靈活的多,也更有機會爭頂??v觀歷史,改朝換代之時草莽英雄更容易成功,豪門望族雖然財雄勢厚,但是更多的時候是附為羽翼,或者在動亂中消亡。白紙好做畫,船大難掉頭就是這個道理。
擺正心態(tài)的徐文遠收起了徐家的架子,與魯若麟相談甚歡。對于魯若麟希望借助徐家的力量收集工匠、落魄文人的事情也表示可以大力支持。
吸納流民這種事情如果讓魯若麟來做肯定是比較困難的,少量的還好,一旦人數(shù)過多就會受到地方勢力的打擊。這些權(quán)貴勢力在南方是盤根錯節(jié),控制著南方的方方面面,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的配合,朝廷對江南的統(tǒng)治都無法維持下去。
由徐家出面收攏流民阻力就要小的多,但是也不能太過火,否則動了大家的蛋糕以徐家的權(quán)勢也架不住圍攻。
而且江南土地肥沃經(jīng)濟繁榮,活命的機會也比北方多一些,大規(guī)模的流民還是比較少見的。那些權(quán)貴的田莊、工坊也吸納了不少破產(chǎn)農(nóng)民,是他們廉價勞動力的重要來源。但是總會有一些流民最后淪為乞丐、盜匪,與其落得這樣的下場還不如送到白翎島物盡其用,也算是為江南的繁榮穩(wěn)定做了貢獻。
這次魯若麟還隨船帶了些交易品,除了食鹽、咸魚、藥材等,還新增了一些皮裘。這些皮裘都是用在朝鮮遼東收來的皮革精心制作的,流水線的使用使得制作費用大大降低,加上用邊角料做的皮帽、皮靴、皮手套,附加值大大增加。
徐青松在白翎島學到了流水線制衣的方法,回到松江后組建了自家的成衣作坊,雖然是山寨版的,效率打了些折扣,但是效果還是不錯的。只是江南之地幾乎家家紡紗織布,衣服大多自己制作,銷量只是一般,也就絕了復(fù)制白翎島模式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