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物的催動下,孩子們的勞動積極性那是超級的高,即便成年的寡婦們,也都祭出了自己的本事,倒是叫于秋看的有些目瞪口呆。
原來,這個村里的婦人完全可以當(dāng)男人用的,有力氣的不僅是張喜兒,其余的婦人也都個個不差,還都有各自擅長的手藝。
比如小虎的母親孫大娘,接過于秋手中的短刀之后,竹篾就在她的手上快速產(chǎn)生,豆子的母親陳五娘則是有一雙巧手,用竹篾可以打出任何樣式的東西,別說蒸籠格子這種之前就常做,沒有什么技術(shù)含量的東西,于秋覺得,就算讓她打一些有連環(huán)入口的葫蘆形魚籠子,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也難怪這些女人能在混亂的河北之地生存下來,她們的智商或許不高,但是動手能力絕對沒的挑,從房子到所有的生活用具,她們都能夠自己生產(chǎn),雖然算不得先進(jìn)好用,但起碼能用,于秋對于她們的要求就是這么多了,能用就行。
一個時辰過去,還帶著濃濃竹子氣味的一套蒸籠格子便被幾個婦人一起完成,足有五層之多,可以嚴(yán)絲合縫的疊在一起使用,而于秋只能算是這套蒸籠格子的設(shè)計者。
這時,被他和好的那個大面團(tuán)也已經(jīng)在陶盆里發(fā)好,不僅脹滿了整個陶盆,甚至還脹起老高,體積至少增加了兩三倍。
洗干凈了手,在面團(tuán)上按了按,于秋滿意的點了點頭,然之后便將面團(tuán)搓成一個個比雞蛋大不了多少的面團(tuán),均勻的擺在每個蒸籠格子里,同時也讓張喜兒往陶鍋里加水,將灶里的火燒旺。
很快,滿滿五大格子饅頭便被于秋搬到了灶臺的陶鍋上架好,陶鍋里被煮到沸騰的水產(chǎn)生了大量的蒸汽往蒸籠格子里沖,僅僅是幾分鐘時間,大家就聞到了濃郁的饅頭香味。
孩子們不自覺的抽動鼻子的時候,總是能發(fā)出一些輕微的吸溜聲,仿佛不多吸一點香味進(jìn)肚子里,就虧大發(fā)了一般,他們視線的焦點也已經(jīng)完全離不開這個冒著熱氣的蒸籠,年紀(jì)小,個子矮的孩子,看不到蒸籠格子,就癟嘴哭,讓大人們不得不將他們抱起。
成年的婦人們此時也比他們好不了多少,一邊幫自家孩子擦口水的同時,自己的口水也在不停的咽。
包括于秋本人,此時都有一種久違的饑餓感從胸腹中透出,南粉北面,由于天氣和環(huán)境原因,在北方做面食天然就比在南方做的要好吃一些,他穿越過來已經(jīng)吃了半個多月豬食一般的食物,竟然對這種在后世隨處都可以吃到的大眾食物產(chǎn)生了渴望和沖動。
當(dāng)然,他做出來的饅頭和后世的饅頭也沒有多少區(qū)別,但是,這種饅頭的香味對于吃了一年多,甚至更久時間的谷糠麩皮的人來說,誘惑力就太大了。
不過,他的腦海中一直都在提醒自己,要冷靜思考問題,這是一個人命如草芥的戰(zhàn)亂地區(qū),搞出了新名堂,就要能承受的起這些名堂帶來的后果,哪怕是簡簡單單的一個饅頭也是如此。
很快,一套營銷方案以及在饅頭在銷售的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的應(yīng)急方案,便被他想透徹了,眼見饅頭就要熟了,他便朝灶臺前擠的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娜撕暗?,“饅頭馬上就要熟了,你們現(xiàn)在相信我了嗎?”
于秋一副大家不相信他,他就不給大家饅頭吃的架勢,大家自然是連連點頭,他這才滿意的道,“很好,那么,你們現(xiàn)在就可以回家了?!?br/> “什么?回家?秋哥兒,這,這,孩子們都饞成這樣了,你蒸了那么多,一個人吃獨食可不好吧!……”
“是??!是啊!大家伙一起忙活了這么半天,你怎么能吃獨食呢!……”
“這樣做,秋哥兒你可就不厚道了……”
轉(zhuǎn)折來的太突然,一群婦人們頓時不樂意了,紛紛七嘴八舌的嚷嚷道。
而那些等吃的孩子們,更是像腳下生了根一般,半步都不挪動,于秋在他們心里的形象也瞬間崩塌了,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套路,他們可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