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門官搬來一把藤椅,李鴻章謝過恩,坐在殿內。
光緒問道:“老中堂,此次將老愛卿從天津召回,皆是因中日之戰(zhàn)的緣故。雖然聶士成所部大獲全勝,擊退日軍的進攻。但是朝鮮日軍兵力強盛,如今太過勢大,朕本欲繼續(xù)用兵,然則以來,國內精兵良將凋零,而來國庫空虛,沒有足夠的錢糧應對戰(zhàn)事,朝中重臣戰(zhàn)和議論不休,朕與太后念老愛卿多年來致力于洋務,特請老中堂回來問對。”
李鴻章趕忙站起來,道:“皇上言重了,臣資質愚魯,不敢當太后老佛爺與皇上謬贊。前者,中日未開戰(zhàn)之先,臣力主避戰(zhàn),合議為上,乃是因我大清國力凋敝,國庫空虛,沒有足夠的錢糧支撐我大清對外用兵,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一旦不慎失機,則關乎到大清命脈,不得不慎。只是朝議洶洶,一力主戰(zhàn),臣不敢擅專,只得準備用兵。如今兵鋒已起,倭人向來貪得無厭,得隴望蜀,此時再不可言和,蓋因如果我大清提出議和,則是示弱于日,其必借兵鋒之力向我大清提出種種不合理的要求,屆時十萬日軍在側,威脅關外龍興之地,割地、賠款等項,必然一一提出,以其貪婪本性,只怕賠款,數(shù)千萬乃至上萬萬亦是不無可能。至于割地,皇上,日本就是一個彈丸般的島國,尚不足直隸大小,侵占我大清領土,早在數(shù)百年前就是他們的夢想,有此良機,皇上認為他們會舍棄嗎?”
李鴻章一番話,說的光緒帝如夢初醒,連日來,朝內的議和派給他的壓力越來越大,是他也開始動搖起來,慈禧更不必說,本來她就不主張開戰(zhàn),沒有想到,如今日軍開始大軍壓境,李鴻章反而一改常態(tài),力主開戰(zhàn)起來。
“李中堂!你言之差矣!你們只想著開戰(zhàn),開戰(zhàn)!有沒有想過,一旦戰(zhàn)敗,我們如何自處?到時候,我們割讓的土地只怕比之現(xiàn)在更多,賠款更巨。兼之,一旦開戰(zhàn),必然有無數(shù)將士殞命他鄉(xiāng),空耗國力,原來朝廷國庫空虛,難道現(xiàn)在就充盈了?我們拿什么支持戰(zhàn)爭?爾之言論,乃誤國之言!”軍機大臣、刑部尚書孫毓汶站出朝班,向著李鴻章疾言厲色的喝道。
“萊山公,爾乃書生,不足以論國事!”李鴻章聽到孫毓汶公開站出來跟他叫板,心中惱怒,直接抨擊道:“大清,每一寸土地,都是太祖爺帶領八旗子弟披肝瀝膽,拼殺出來的,不是大風刮來的。如爾等這般,不戰(zhàn)而將祖宗基業(yè)拱手讓人,你對得起列祖列宗嗎?況且,日本乃一彈丸小國,人口也不過千萬,資源匱乏,如果我大清再在戰(zhàn)爭中輸給此等低劣民族,那我大清有何顏面立于世界各國之間,西方列強更是會趁機勒索,威逼大清,我大清將永無抬頭之日!此一戰(zhàn),我們必須要打,而且,必須要勝。求和,則我大清顏面丟盡,諸位百年后都無言去見列祖列宗。不勝,我大清將徹底沉淪,割地賠款,會是國力雪上加霜,生民涂炭!是故,我李鴻章建言,必戰(zhàn),且必須要戰(zhàn)而勝之,借勝利之威震懾列強,從而為大清贏得十數(shù)年修養(yǎng)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