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珍進入12歲。
******************************
自從代善兄弟們分了家,榮府總算是消停了,不再隔三差五的弄出各形各色的宅斗劇,再加上守孝期間沒有什么娛樂宴飲的,兩府的日子過的極為安靜。
賈珍因為學習極快,成績極好,自六月里代化就給他另請了先生在家里上課,就在原來上書法的院子,如今早上上課,后柳先生去教一個時辰的書法,到下午再上課。所以賈珍的學習時間是沒什么變化的。只是下午的課比較松,賈珍可以經(jīng)常請假出去,自十歲起,只要帶著小廝和長隨,賈珍已經(jīng)可以隨便出去轉轉了,只是因為在學里時是統(tǒng)一授課,不方便請假,所以賈珍一搬不怎么出去。
原本賈珍還可以再在學中呆個一年半載,只是恰好國子監(jiān)中一位老祭酒魏鏡致仕,這位大人官職雖不高,但極有學問,代化便把他請了回來。此時與人為師是極受尊重之事,一些家世清貧的官員致仕之后常有以教書為生的。這位先生雖說不是非要教書不可,不過家世確實也平常,加上代化對他極是禮遇,他便答應了。一開始,代化想直接請他去家學,只是那魏先生不樂意,便請回來單獨教授賈珍。教了半年多,魏先生見賈珍天資高絕,底子又好,自己又用功,且為人心思細膩,覺得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下場??墒琴Z珍覺得自己現(xiàn)在下場,十二歲中秀才、舉人,十三歲中進士實在是太扎眼了,沒的又弄得滿城風雨。再者,就算自己現(xiàn)在中了也無非是到國家那里領幾兩銀子尸位素餐而已,不會有什么機會發(fā)揮才干,因為皇帝就不可能認為一個十三歲的孩子能怎么樣,估計以為你從生下來就死讀書了,才考中了的。這一番話讓他爺爺和魏先生大加贊賞,皆說賈珍這份不急不躁,沉穩(wěn)通透才是最可貴之處,才真正的可以顯現(xiàn)其日后堪當大用,恰好當時代善也在,心中無限感慨,自己兩個兒子算是沒什么大出息了,將來孫子能有賈珍一半,自己就知足了。后魏先生又想起自己之所以會終其一生只做到了國子監(jiān)祭酒蓋因為年輕時不知世事得罪了人,等后來知道了做官不僅僅得文章好已是悔之晚矣,于是便干脆跟代化說停了賈珍下午的課,讓他多跟代化出去見識見識世事,或是自己出去看看,省的將來賈珍少年得志得意忘形毀了前程,代化深以為然。于是賈珍自第二年春天就沒了下午的文化課,于是把學琴和功夫的課提前,同時把這兩樣可也減少了上課次數(shù)。這樣,賈珍下午的時間就比較多了。
這幾年賈珍在學里那絕對是大哥大級別的人物,很有了一幫服他的兄弟,里面有幾個年紀比他大的,如今已經(jīng)十五六歲了,在這個時代很是要考慮成家立業(yè)了。因為賈珍入家學時他們就不小了,天資也不是很好,有沒有寒門學子考到七老八十的韌勁兒,舉業(yè)之道上就有些行不通了。賈珍想著這個世界上最牢靠的就是利益,再者,也只有有了銀子賈家以后的日子才可能好過,便想著弄點兒事情給他的兄弟們做,讓他們有個糊口的法子,也讓自己攢個私房銀子,最重要的,給自己和兄弟們個歷練的機會,好準備以后干大事。要知道商場上的門道可是一點兒也不必官場少,尤其這種商人地位低下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