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廟會”,但已經沒有廟了,這一處古跡早就被改造成了一座學校,就是我與二妮去年還在這里讀書的地方。
所以廟會的范圍,就是以這所學校為中心,向外擴散了去,直至二三里路的半徑,這規(guī)模已經相當大了。
當然,并不是十幾平方公里范圍內全都是人流,里面有學校,有農家院子,有小商鋪,還有小樹林,人們活動的范圍,就在最主要的幾條縱橫的道路上。
路兩邊各種小攤位,各種吆喝花樣百出,此起彼伏,喜慶著又互相競爭著。
小商販自然以和氣為生財之道,但并不妨礙他們用圓滑而又狡黠的方式,把對手的客戶競爭過來。
“煎包,正宗馬村的煎包出鍋了,剛出鍋的熱包子,快來買了……”
這邊剛叫賣了一聲。
“包子哎……熱包子……皮薄肉餡多嘞,牛肉抱成團哎,咬一口滿嘴流油嘞,晚了可就沒有嘞……”
沒等這邊一句吆喝結束,就見對面立刻精神抖擻的開唱了,那調子拉得真叫九曲回環(huán),不用品嘗,人們就自動留步。
“好!”
“吆喝的好!”
行人頓時鼓掌喝彩,便紛紛解囊,你三個我五個的買了,雙手倒騰著用黃紙包裹著的熱包子,一邊繼續(xù)前行,一邊吃得嘴里流油。
一陣熱鬧過去,勝利者得意洋洋,卻沒注意對面也暗笑不已,在那里數(shù)錢呢。
路上人流擁擠,吆喝的好,給你鼓掌就算了,可沒必要非要買你的包子,路這邊的馬村煎包十分有名,也一樣好吃。
誰說,小商小販沒有大智慧?誰說,鄉(xiāng)里人就沒有做好一件事的靈慧?
二妮眼睛看得都亮了,并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喂,喂,口水都吞下去了哦!”
二妮聽到某個壞蛋的笑聲,心里恨得牙癢癢,轉過頭去就準備瞪他一眼,不料一股香氣到了嘴邊,壞人正笑嘻嘻的用一只手托著幾個熱乎乎的包子送了過來。
“哼!”
二妮又咽了一次口水,老實不客氣的把包子接了過來,嘴里沒好氣,心中可就滿意極了,于是美眸中蓄滿了笑意。
我倆一路逛一路向著廟會中心緩緩挪動,人太多了,耳中聲音吵雜,卻一點都不令人厭煩。
遇到好吃的,我便買來,兩人品嘗一下。
可惜囊中羞澀,要不是奶奶經常偷給我點零花錢,終于攢了一些,兩人可就只能干看著了,就這樣,我也只能自己少吃一點,笑嘻嘻逗二妮開心。
某一刻,二妮終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眼睛一轉便明白了緣由,但也不說破,而是小手一舉:“你咬一口嘗嘗,我一個人可吃不完。”
相視一笑,沒有談情,卻又勝過無數(shù),一股溫暖與柔意自然開始蕩漾。
再走近一些,便聽到了戲園子里傳來的陣陣樂器伴奏聲,里面隨著鑼鼓的節(jié)點,是一個老生在唱,每到一個精彩的地方,便是一陣掌聲與喝彩聲。
“好!”
我倆看去,便見戲園子外,一個樹杈上騎坐著一個老頭,因為聽到精彩的地方放聲大贊,雙手一抬又要鼓掌,但一個身子不穩(wěn),差一點就坐不住了,于是手忙腳亂一陣忙活,才重新穩(wěn)了下來。
頓時,下面很多人發(fā)出一陣哄笑。
老人如小孩,性情淳樸簡單,身體又好,靈活矯健處其實不下于四體不勤的年輕人。
繼續(xù)前行,又是一陣鑼鼓喧天,并伴著嗩吶、笛子、五弦琴。
這一處并非專業(yè)的戲班子,所以是各種樂器大雜燴,節(jié)奏上也無法統(tǒng)一演復雜的曲子,便不斷重復幾個簡單的節(jié)奏。
即便如此,一樣掩不住大家的熱情與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