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你提供的《》小說(正文)正文,敬請欣賞!
????“代漢者,當涂高也?!?br/>
????入夜時分,年僅二十一歲的孫策手持袁術送來的書信,低聲沉吟著這句早已在中原流傳甚廣的讖文。而在他身后端坐著的兩個中年文士亦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此時,卻聽其中一位留著三縷長須的文士蹙眉嘆道,“素聞袁術對此讖文頗為上心。認為‘代漢者當途高’中的‘途’暗合其名‘術’與其字‘公路’。且其一直以來都自稱袁氏祖先出于春秋時代的陳國,是舜的后裔,舜是土德,黃色;漢是火德,赤色;以黃代赤,是五行運轉順序。如今其又用此讖文來試探主公口風。看來袁術篡位之心已不可扭轉也。”
????“豈止是不可扭轉,簡直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子綱先生有所不知,那袁公路已得玉璽,登基稱帝恐怕只是朝夕之事。”孫策說罷,隨手將書信丟在案牘之上。
????眼前這位叫子綱的文士,正是廣陵名士張纮,字子綱?,F(xiàn)年四十五歲的張纮原本因喪母,暫居江都。孫策聞訊后,便親自上門拜訪想要請張纮出山。起先張纮并沒將當時還未滿二十歲孫策放在心上,對其的邀請也婉言謝絕。但孫策并沒有就此氣餒,而是一次又一次地登門與張纮探討天下大勢。一年過后,張纮終于被孫策的恒心以及忠壯之氣所打動,決定出仕助其成就霸業(yè)。而這會兒的張纮乍一聽袁術手上有玉璽,不由驚呼道,“玉璽!袁術那廝哪兒來的玉璽?”
????孫策被對方如此一問,不由同在場的另一個文士對了一下眼神。而這個文士正是孫策的三叔孫靜。話說。孫靜雖不如其兄孫堅武勇,卻是個多智之人。其早年曾糾合鄉(xiāng)曲及宗室五六百人追隨孫堅舉事,也有一定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因此孫策此番在擊敗劉繇,平定諸縣之后,便遣人將這位住在附近的三叔請來商議大事。而孫策此刻之所以會用眼神同自己三叔交流。是因為玉璽乃是孫家的一大秘密。
????原來當初孫策之父孫堅興兵付伐董卓,其在攻入洛陽之后,無意間在皇宮的一口井內(nèi)打撈出了傳國玉璽。據(jù)殘留的宮中內(nèi)侍所言。此乃當初張讓等作亂,劫持天子出奔時,由掌璽人投到井中。然而孫堅在得到玉璽之后。卻并沒有將其上交給天子。甚至對外都不承認撿到玉璽之事,而是將玉璽私藏了起來。之后孫堅在征討荊州之時,被黃祖部將用暗箭射殺。當時只有十七歲的孫策將孫堅的靈柩運回,葬于曲阿縣。事畢,孫策渡江,居留在江都,結納豪俊之士,待養(yǎng)成羽翼。為父報仇。然而此時早知道孫堅吞了玉璽的袁術,卻將孫策的母親扣了下來,逼其交出玉璽。無奈之下。孫策只得獻出玉璽換取母親的平安。而他自己則干脆投于袁術麾下,借袁術之勢積攢實力。
????整件事情雖說是袁術在乘人之危。但終究是孫堅私吞玉璽在先。說出去多少會影響孫堅的名聲。不過此刻眼見孫靜朝自己微微點了點頭,孫策當即便放下了心中的包袱,轉而向張纮如實作答道,“不瞞子綱先生。這玉璽正是策所獻?!?br/>
????張纮身為廣陵名士自然也不會是傻子。一聯(lián)想到外界有關孫堅私吞玉璽的種種傳聞,他立即就明白了事情的緣由。不過此事到底是涉及了主公先父的陰私,張纮也不好多加追問。所以他立馬便將話題直接跳回了袁術稱帝這件事上,“主公,袁術若是篡位稱帝,那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其不日便會成董卓第二,為天下各路諸侯所討伐。故纮以為主公切不可再與袁術有瓜葛?!?br/>
????“子綱先生的意思是要策脫離袁術?然在外人看來袁術對策有恩,且策眼下又是其名義上的部將。倘若策離袁術而去,乃至與其兵刃相向,會否被人認為是呂布之流?!睂O策皺眉問道。
????“主公此言差矣。正所謂忠、孝、仁、義、禮、智、信。袁術雖于主公有恩,但忠孝在先,主公豈能因小恩而忘大義?!睆埨€義正詞嚴道。待見孫策抬起頭正炯炯有神地看著自己,張纮又趁熱打鐵道,“若主公顧念袁術之恩,可就此修書一封給袁術,勸其懸崖勒馬,莫要冒天下大不韙而篡位稱帝。倘若袁術聽取了主公的諫言,那另當別論。但倘若袁術不聽主公之言,那主公對袁氏已仁至義盡?!?br/>
????“子綱先生言之有理。伯符,汝乃堂堂烏程侯之子,非袁術之家奴。就算袁術與汝有恩,這些年汝為其南征北戰(zhàn)立下戰(zhàn)功無數(shù),也早該還清了。家仇未報,國恨未消,伯符豈能因小恩而自毀前程。照叔父看來,袁術稱帝之日,就是伯符汝自立門戶之時!”孫靜毫不猶豫地對孫策直言不諱道。
????而孫靜這話無疑要比張纮說得直白得多,同時亦說進了孫策的心坎里。說實在的,就算之前袁術沒有用母親脅迫孫策交出玉璽,僅憑袁術那為人反復的性格就也足以令孫策舍其而去。原來孫策剛投靠袁術之時,袁術曾向?qū)O策許諾任用其為九江太守,但不久之后,卻又將九江太守之位給了丹陽人陳紀。之后袁術又名孫策去攻打廬江,并許諾攻下廬江之后太守之位歸其所有。孫策聽罷遂領兵出擊,一舉就拿下了廬江。結果,袁術居然再一次出爾反爾,任用他的老部下劉勛當了廬江太守。如此三番兩次的言而無信,孫策自然是對袁術不再抱有任何期待。于是他聽從其父的老部將丹陽尉朱治之言,以助舅父吳景征伐橫江為由,帶著父親的舊部以及自己這些年招納的門客,南下江東自謀發(fā)展。
????因此,目前孫策雖在名義上還隸屬袁術,但他在實質(zhì)上卻已經(jīng)算是自立了門戶。只不過還缺一個正式脫離袁術的理由而已。所以這會兒聽罷張纮與孫靜所言,孫策不禁在心中暗暗祈禱袁術越早稱帝越好。當然依張纮之計,孫策過會兒還是會去寫一封措詞誠懇的信去勸袁術。至于信中會飽含多少誠意,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事實上,當下看出袁術不臣之心的可遠不止孫策及其幕僚等人。遠在許都的曹操多少也聽到了點袁術妄圖登基稱帝的風聲。一想到自己這邊才剛迎來漢帝這面大旗,那一頭袁術就要稱帝同自己打擂臺,曹操在氣惱之余。倒也不敢有所怠慢。畢竟袁術盤踞揚州多年,兵強馬壯,且又毗鄰許都所處的豫州。不可等閑視之。故而在同一片月光之下,曹操也在向自己的首席幕僚荀氏叔侄詢問著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