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中,江淮中唐山人者,涉獵史傳,好道,常游名山,自言善縮錫,頗有師之者,后于楚州逆旅遇一盧生,氣相合。盧亦語及爐火,稱唐族乃外氏,遂呼唐為舅,唐不能相舍,因邀同之南岳。盧亦言親故在陽羨,將訪之,今且貪舅山林之程也。中途止一蘭若,夜半語笑方酣,盧曰:“知舅善縮錫,可以梗概語之?”唐笑曰:“某數(shù)十年重趼從師,只得此術,豈可輕道耶?”盧復祈之不已,唐辭以師授有時,可達岳中相傳。盧因作色:“舅今夕須傳,勿等閑也?!碧曝熤骸澳撑c公風馬牛耳,不意盱眙相遇。實慕君子,何至騶卒不若也?!北R攘臂瞋目,眄之良久曰:“某刺客也。舅不得,將死于此。”因懷中探烏韋囊,出匕首,刃勢如偃月,執(zhí)火前熨斗削之如扎。唐恐懼,具述。盧乃笑語唐:“幾誤殺舅。”此術十得五六,方謝曰:“某師,仙也,令某等十人索天下妄傳黃白術者殺之。至添金縮錫,傳者亦死。某久得乘蹺之道者?!币蚬耙咎?,忽失所在。唐自后遇道流,輒陳此事戒之。
唐憲宗元和年間,江淮有一山人姓唐,平時好修道,曾遍游名山,自言會縮錫術。所謂縮錫術,也就是煉錫為銀之術。可以想象,當時有很多人想跟他學這個本領。當然,都被他拒絕了。
這一天薄暮,唐山人行至楚州客棧,遇一青年自稱盧生,說自己也懂些冶煉之術,二人聊得不錯。盧生自言母親那邊也姓唐,遂喊唐山人為舅舅,言辭懇切。唐山人說他此行去南岳衡山訪友,問盧生可否同行,后者說自己去陽羨親戚家,其中一段可以搭伴。
轉(zhuǎn)天早上,兩人踏上路途。
天高水長,前路杳渺。走了一天,又到太陽落山,見一廢棄寺院,二人投宿其中。
入夜后,兩個人坐在草堆里,聊至了半夜。這時候,盧生突然說:“我知舅舅善于縮錫術,可將土錫鍛化為白銀,不知道能不能把技巧告訴我一些?”
唐山人一愣,隨即笑道:“我數(shù)十年鉆研此道,哪可輕傳?我們還是睡覺吧?!彼斎黄婀钟谘矍暗哪吧耸窃趺粗浪牡准毜摹?br/>
盧生懇求不已。
唐山人想了想,說:“此藝不是三語兩言可講得清楚的,若真想學,到衡山后可相傳。”
盧生頓時怒道:“舅舅!你今天晚上必須傳授給我,其他莫廢話!”
唐山人自然也惱了:“我與你風馬牛不相及,只是路途偶遇,以為你是個君子,才搭伴同行,沒想到你是如此粗野之人!”
說罷,唐山人就想走。
盧生嘿嘿一笑:“你走得了么?”
唐山人有些驚恐,對方顯然是有備而來的。
盧生說:“實不相瞞,我乃刺客?,F(xiàn)在,我依舊叫你舅舅,但如果舅舅不識相,就有可能橫尸在這里?!闭f著,從懷中摸出一把匕首,寒光閃爍,順手拿起地上的一把丟棄的鐵熨斗,削之如木。
荒野孤廟,四處無援,唐山人沒辦法,只好把煉銀術的秘訣道于那盧生,后者默記后,笑道:“剛才一時沖動,沒把您嚇壞吧?”
唐山人又氣又懼。
盧生又說:“我?guī)煾改说玫栏呷?,令我十弟子下山尋找天下妄傳煉金術和煉銀術的人,得而殺之!現(xiàn)在看來,你不是個輕傳該術的人,我也就放心了。我即將離去,不能跟你同去衡山了?!?br/>
說完,盧生出門,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故事中,唐山人當早就被盧生盯上了,所謂“偶逢”楚州客棧未必是真。
至于盧生的身份,他自稱是某仙人之徒,師父派十弟子下山追殺傳授煉金術、煉銀術的人,但不可輕易相信,或是打的誑語,最后給自己個臺階下,也是說不準的,在《酉陽雜俎》中終成迷霧一團。
不管盧生的身份如何,至少都說明了一點:唐朝時,煉銀術、煉金術雖流行,但仍是一種不宜公開的東西。
現(xiàn)在,就說說這種秘術。
在古代,煉金術和煉銀術作為一門神秘學問而存在。所謂兩術,就是通過化學方法把其他物質(zhì)變?yōu)榻疸y的手段。在唐朝,活躍著一大批從事煉金術和煉銀術的人。在他們看來,無論是黃金,還是白銀,都是有靈魂的,完全可以通過高深之術讓它們的靈魂轉(zhuǎn)移到其他物質(zhì)上,進而讓其他物質(zhì)變成黃金和白銀,故而這種手段又稱為“黃白之術”。
最初的時候,“黃白之術”,尤其是煉金術,屬于方術中煉丹術的一種。
那些自認為通靈的方士希望通過提煉包括丹砂(硫化汞)、云母、玉、雄黃、赭石、松子、桂等礦物和植物在內(nèi)的東西制造成丹藥,達到使人永生的目的。東漢時,隨著道教的崛起,出現(xiàn)了魏伯陽這樣的理論大師。東晉時,又出現(xiàn)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一代宗師葛洪。不過,魏晉之后,煉金術和煉銀術實際上從煉丹術中分離出來。在唐朝,出現(xiàn)了一批專門從事“黃白之術”的人。
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個叫高五娘的洛陽美女精通煉銀術。
據(jù)說,她先前嫁給一個世外高人,因此學會此術。后來高人不知去向,五娘則在家里開始了秘密煉銀的生涯。她煉成銀器后,偷偷出售,發(fā)了一大筆財。但最終被人告發(fā)。當時,負責此案的是河南少尹李齊。接案后,他隨便問了幾句,就將五娘釋放。但隨后,又秘密接見了五娘,叫她為自己煉銀器……
五娘用什么為原料實施煉銀術?
用水銀。在遙遠的古代,人們就發(fā)現(xiàn)了水銀這種化學元素。古人通常從丹砂里提煉水銀。作為一種密度非常高的液態(tài)金屬,水銀含有劇毒;同時,又能起到防腐爛的作用,所以被廣泛應用于帝王陵中。但在煉銀術士看來,通過秘密的手段,水銀可變白銀。至于變成黃金,也有可能。據(jù)傳,當時有洛陽人王常,旅行至終南山,遇異人傳授煉金術。
王常問:“黃金成,水銀死,真是這樣嗎?”
異人答:“不要懷疑。黃金出于山石,乃山石之精華。在變?yōu)辄S金前,該精華達千年,即為水銀。水銀受太陰之氣,故流蕩而不凝定;微遇純陽之氣,則化黃金于倏忽間。要想變水銀為黃金,須在山中鍛煉。只要有純陰之石為引子,那么水銀轉(zhuǎn)為黃金并不是難事?!?br/>
除了高五娘和王常外,唐開元年間,還有一叫輔神通的,也精通煉金術。他曾跟一得道之人學習,功成后,也能以水銀煉金銀。玄宗曾接見過他,每次輔神通“先以土鍋煮水銀,隨帝所請,以少藥投之,應手而變”。后來,皇帝也想親自學學,但“安史之亂”爆發(fā),已是自顧不暇了。
在這里,輔神通可能使用了《酉陽雜俎》中提到的一種奇樹:“赤白檉,出涼州。大者為炭,復入以灰汁,可以煮銅為銀?!?br/>
在古人眼里,煉金術和煉銀術極為隱秘,多求之而不得,也就難免出現(xiàn)一些出人意料之事。比如下面這個故事,它奇幻而血腥,與修煉、黃金、暴力和邪惡有關。